中国式现代化的德州实践|平原县健全“六个一”机制 粮食单产提升取得阶段性成效

2023-07-25 20:58:31 来源:海报新闻 作者:祁小丽

  海报新闻记者 祁小丽 德州报道

  7月25日,德州市召开“中国式现代化的德州实践”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专题发布会平原县专场,平原县农业农村局办公室主任杨东林就平原县提高粮食单产方面情况,回答记者提问。

  近年来,平原县农业农村局坚决扛牢“粮食安全”政治责任,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健全“六个一”推进机制,粮食单产提升取得阶段性成效。今年5月份,平原县被评为国家玉米单产提升整建制推进县。

  完善一整套机制,保障粮食单产提升。突出全域粮食单产提升,科学规划布局,梯次推进18万亩核心区、25万亩辐射区、35万亩带动区粮食单产提升。每年拿出专款100万元,开展夏秋两季、县乡两级“粮王大赛”,充分激发群众主体种粮积极性,实现“百万奖粮王、助力吨半粮,镇镇有粮王、户户粮丰收”。

  打造一批高产样板,引领粮食单产提升。整合技术、资金、政策等各类资源,打造一批高产典型示范样板,辐射带动全域粮食单产提升。实施书记抓粮工程,建立市、县、乡、管区、村五级书记指挥田524块,党政同责、要素同向、资源同步,率先启动。累计建成“旱能浇、涝能排、田成方、林成网”高标准农田87.9万亩,落实“藏粮于地”战略。

  引进一批人才团队,赋能粮食单产提升。实施“推技术、提单产”行动,把科技作为单产提升的关键举措,走科技强农之路。积极对接引进中国工程院周卫院士,在“核心区”建设千亩高产示范方,引领粮食高产创建。与山东省玉米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山东农业大学农学院院长张吉旺教授团队建立全方位合作关系,集成关键技术,在耕、种、管、收各个环节全程指导我县粮食单产提升。成立6个“吨半粮”生产能力建设技术小组,常态化举办“田间课堂”,解决“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

  搭建一个体系,服务粮食单产提升。全力构建现代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整合北大荒、鲁望、忠峰、智绘等180家大型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组建“托管联盟”,推行全托管、半托管、订单种植,全县适度规模经营面积52.8万亩,占比过半,确保地有人种、有人管、有人收。建设高标准为农服务中心17处,实现乡镇全覆盖,提供生产、仓储、烘干等全链条服务,粮食减损3%以上。节粮减损典型做法被《人民日报》头版、央视一台《新闻联播》等多家权威媒体报道。

  落实一种模式,助力粮食单产提升。落实“六统一”,即:统一供种、统一深耕、统一播种、统一测土配方施肥、统一病虫草害专业化防治、统一机械化收获,探索全县农业规模化、现代化、集约化、信息化生产经营模式。

  培育一个园区,助推粮食单产提升。突出“农头工尾”“粮头食尾”,着力发展农产品深加工产业,目前拥有福洋生物、宜瑞安、军粮食品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8家,产值破百亿。投资500亿元的中国(德州)农业食品创新产业园落户平原县,首批总投资81.24亿元的同福三产融合、山东乡村振兴实践研究院等8个项目启动建设,打造中国北方“食谷”和全国知名预制菜产业基地,形成“南有深圳、北有德州”农业食品创新发展格局,推动农业接二产、连三产。

  下一步,平原县农业农村局将继续充分发挥职能优势,持续深入实施好“推技术、提单产”行动,推动平原县粮食再夺高产。

初审编辑:撒伟

责任编辑:赫洋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