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任楠
责任编辑:马宝涛
近年来,德州市平原县龙门街道坚持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聚焦群众身边“关键小事”,全力打造“党群同心、服务贴心、邻里暖心、生活舒心、居住安心”的幸福家园。
立足需求,精准服务内容。信息收集渠道广。龙门街道以“全覆盖、有特色、易落地”为出发点,聚焦“一老一小一新”,结合社区“大走访”、调查问卷、“和邻桥”观察员、社区微信群等渠道,全方位收集群众需求,建立群众需求清单226份,梳理群众关心关切的民生实事,以“群众需要什么,社区提供什么”为原则,从小切口入手,向细微处发力,确保服务项目暖人更暖心。项目实施方向准。制定《关于进一步强化党建引领城市社区基层治理的工作方案》,构建具有龙门特色的“6+N”服务项目体系,通过“以服务换服务”的方式,引导社区领办包含“银龄时光”“幸福市集”“阳光花园”“多彩联盟”“金秋调解队”“暖心援助队”在内的重点服务项目以及具有社区特点的特色服务项目,着力打造“三全服务·情暖龙门”党建品牌,让幸福家园建设精准落地、有序推进。今年来,龙门街道开展为民服务项目近300次,服务群众近6万人次,探索成立了“红色影院”“温暖夕阳”“老杨说事”“莲心议事厅”等“一社一品”品牌,为居民群众提供个性化、专业化、精细化服务,让温暖可触可感,实效可见可及。
整合资源,壮大服务力量。外围蓄力聚合力。龙门街道持续创新思路推进幸福家园建设,整合辖区内共驻共建单位、社会组织、爱心企业、新就业群体、离退休干部等社区治理力量,以“聚力互助、共促发展”为目标,不定期组织开展交流会、互助会,把居民需求和服务资源精准匹配,并制定成社区服务项目,形成“需求、资源、项目”三张清单,推动为民服务工作精准化、实效化。持续招募新风公益“红色合伙人”,签订《红色合伙人协议》,建立“红色合伙人”资源库,参与幸福家园建设。现已招募50余名新风公益“红色合伙人”,先后两轮募集新风公益基金179万元,并参与党组织领办“幸福食堂”10所,领办“幸福市集”“阳光花园”活动30余场。内部发力增动力。充分发挥内部优势,整合社区闲置资源、空闲场地等,探索建设共富工坊、幼儿托管、社区领办“红色物业”等,通过以“以市场换服务”“以空间换服务”的方式,为群众提供便利,为群众和村集体创收,推动幸福家园建设持续走深走实。龙门街道党组织领办的“强社惠民”公司,盘活公共用房、闲置车库等资源与第三方合作,设立“便民服务e站”,收益按一定比例捐赠给社区,为幸福家园建设带来“源头活水”,实现幸福家园建设由“你和我”变成“我们”,由“社区做”变成“一起做”。
多维举措,强化运行保障。明确管理制度。龙门街道坚持党委领导、分级负责、统筹推进的原则推动项目落地,制定《城市社区党组织服务居民专项经费清单》及资金划分依据,由街道统一管理,统一分配,根据社区举办活动质量、效果合理分配资金,确保资金使用高效规范。社区工作者实施“错时工作法”制度,做到“社区‘不打烊’,服务‘不断档’”。组建保障团队。发挥村(社区)“两委”的“三熟”优势,参与区域内基层治理、矛盾调解以及各类民生服务工作,社区联合公安、医疗、群团等多部门,开展紧密协作,做好保障工作。搭建线上平台。创建“情暖龙门” 视频号,每周固定时段对本周为民服务活动进行集中预告,同时做好活动视频宣传,扩大活动知晓度和影响力。建立反馈机制。建立居民需求征集渠道和评价反馈机制,结合项目满意度打分表,对效果不好的进行改进提升,不断优化社区服务效能,逐步形成“居民点单+社区接单+群众优单”的模式,让服务提供更全面、更精准。今年来,收到群众反馈57条,优化提升33项,群众满意率100%,切实提高服务质效,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幸福家园,实现“幸福家园 情暖万家”。(通讯员 侯新苑)
初审编辑:任楠
责任编辑:马宝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