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郭超
责任编辑:马宝涛
“SCBA平原赛区决赛期间,我们一天卖了600杯咖啡,这个销售量是平时的3倍,和春节期间最高销量持平。”平原县瑞幸咖啡德百店负责人马善燕介绍。SCBA即中国体育院校篮球联赛,是平原县去年承办的国字号赛事之一。“县城咖啡消费群体有限,咖啡销量是赛事经济的典型数据之一。”平原县财金集团董事长闫善豹说。
依次类推,一场国字号赛事落地平原,可以为县城住宿、餐饮、外卖等消费业态带来200%的井喷式增长。以SCBA为例,平原县住宿餐饮业营收同比增长3倍,平原县德百、家庭号等大型商超累计客流量突破10万人,同比增长两倍,营业额突破1300万元。“据不完全统计,一名运动员的消费拉动能力是县城普通人的23倍。去年‘平原令’山东省街舞大赛活动,吸引了省内114支团队2000余名选手参赛,一个孩子至少两名家长陪同参赛,为县城酒店业带来直接收益700万元。”平原县委常委、宣传部长许茜茜介绍。
聚焦打响“活力平原体育名城”品牌,去年以来,平原县共举办(承办)县级以上赛事70次,共2819场,参赛运动员21241人,参与群众达22万多人。其中承办SCBA、全国板式网球巡回赛、两河牵手系列活动、全省艺术体操公开赛、全省街舞大赛等国际级省级赛事活动30余次,全国首支板式网球国家队从平原出征科威特世锦赛,打响“中国板式网球第一县”品牌。承办比赛的级别之高、规模之大、受众之广都创造了平原体育史上的先河。
激活赛事经济,平原注重用系统思维算“大账”。探索建立政府+国企+专业第三方的组织运营模式,构建形成县委县政府主导,县教体局牵头,县财金集团成立兴原文旅公司为办赛主体,宸奇体育、中场线、大脚体育等第三方全面参与的专业化运作模式。先后投入1.2亿元建成县体育馆、社会足球场、板式网球场等场地,建成投用中国首家板式网球主题馆。依托“两河牵手”,整合沿线23处文旅资源,修建机动车道14.6公里、非机动车道30.5公里,打造全市最长的“体育+文旅+乡村振兴”融合发展示范廊道。落地山东体育学院附属中学,以体育综合体和十二年一贯制学校为依托,打造全国唯一的省级体育实验中学。
算“大账”也算“小账”。为提升赛事盈利能力,平原县注重用改革思维算“小账”。先后改制两家县属接待场所,并入县财金公司,打造全新赛事经营接待模式。兴原文旅集团前置赛事评估,有选择性承接更具商业化的赛事,变赛事经营“赔钱赚吆喝”为收支平衡。
“办赛事”就是“办城市”,承办权就是发展权,影响力就是生产力。体育赛事对城市IP的强势推介,则是赛事经济最大的隐形收入。“为平原注入体育基因,是建设幸福新平原的必然要求。今年我们还将继续举办SCBA、板式网球等国字号赛事,定期开展‘两河牵手’马拉松主题推介活动,通过体育加文旅、加产业、加乡村振兴、加教育的模式,打响跟着赛事来平原旅游的品牌,真正变赛事流量为发展增量,以赛事经济推动消费升级。”平原县委书记王玉东介绍。
初审编辑:郭超
责任编辑:马宝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