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黄新
编者按:在新时代背景下,齐河县正围绕“不争第一就是在混”的工作思路抓好落实,以“省内看齐寿光、全国学习张家港”为目标,与全省全国最高最好最优最强“赛跑”。与之相匹配,齐河的教育对标一流,树牢“抓教育就是抓发展、教育是最大的民生”的理念,以更高的站位、更大的视野、更实的举措,将教育作为营商环境、城市竞争力的核心要素,以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缩小校际城乡办学资源和师资力量差距、提升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为工作重点,在硬件建设、教师招聘、待遇保障等方面全面发力,倾力支持教育事业发展,让齐河的孩子应上尽上、学校应建尽建、教师应招尽招、待遇应保尽保,向着“最好的位置建学校、最美的风景在校园、最好的建筑是教学楼”这一目标加速航行,全力推动“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向“全域优质均衡”方向快速发展。蓝图已经绘就,齐河教育做了哪些事,未来又如何实现突破?为此,大众网·海报新闻特推出“四应三最·齐河教育好样的”专题报道栏目,用文字、视频、图片展现齐河教育发展改革探索的生动实践。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翟岩 通讯员 崔志华 顾宪坤 李浩然 齐河报道
每天下午三点半,伴随着放学的铃声,德州市齐河县山大附中永锋实验学校的校园里顿时沸腾起来,不同年级的孩子们来到操场或是功能教室,准备开启自己的“第二课堂”。
操场上,一个个排球抛出优美弧线,足球小将在绿茵场上肆意奔跑,乒乓少年挥舞球拍打得有来有回;室内运动馆内,武术社团学员们动作整齐划一,羽毛球社团的小队员们跟着教练反复练习击球动作;书画室内挥毫泼墨、声乐教室里童声悠扬……在山大附中永锋实验学校课后延时服务的两个小时里,学校20多个社团活动内容丰富多彩、动静相宜,校园内充满了孩子的欢笑声。
“我喜欢打羽毛球球,也希望自己大长大后,能和林丹一样为国争光。”该校3年级5班贺俊熙表示,以前一放学就只能回家,有时候父母有事情不能及时来接他,就只能一个人在校门口等着。自从有了课后延时服务,他不但可以在学校完成作业,还能参加各种各样的社团,认识新的朋友。
“本着需求导向和学生、家长自愿原则,我们为不同年级的学生配置了丰富的课后延时服务内容和形式,在为学生和家庭充分减负的同时,学生也能全身心地投入到自己感兴趣的活动中。”山大附中永锋实验学校校长张敦迎说,“双减”政策全面落实以来,山大附中永锋实验学校结合“五育一体化”校本课程,充分挖掘学校优势教育资源,在发挥好本校音、体、美专职教师特长的基础上,不断增加特色课程,并利用好学校的室内体育馆、音乐教室、美术教室等功能教室和教学设施,采取学生自主报名和教师统筹安排相结合的方式,开展丰富多彩的特色活动和社团活动,这也让学生的兴趣长板也被拉长,该校排球、篮球等社团队伍在省、市、县各种比赛中屡屡斩获佳绩。
放学后的延时服务与社团活动结合,在拓宽学生个性发展空间的同时,也为教师的成长提供了动力。
李明是山大附中永锋实验学校的体育老师,同时也是该校体育教学组的组长。他大学时期就酷爱攀岩运动,并学习了攀岩专业,自从学校的延时服务启动后,他积极响应,组建了该校“勇攀高峰”攀岩社团。为此,学校给予了他大力支持,不仅购置了专业的攀岩墙和相关运动装备,还安排他个人于今年暑假期间参与了国家级攀岩裁判员培训班,系统化学习了攀岩教学课程。经过一年来的培养和推动,山大附中永锋实验学校成为齐河县首个开设攀岩课程的学校,攀岩运动也成为该校的特色体育项目。
“攀岩社团成立后,我们鼓励学校二、三年级学生积极参与这项运动,并利用放学后的时间对加入社团的学生们进行系统化训练,现在已经一期的社团学员已经顺利结业,二期培训正在进行当中。”李明说,攀岩是一项综合性极强的体育艺术项目,攀岩运动进校园后,不仅丰富了学生课后校园文化生活,还能够促进学生的个人心理素质和身体协调能力,增强体质,磨练意志,引领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勇攀高峰。“孩子们在训练过程不断挑战自我,也在促使我们自己不停地学习。在延时服务中,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和孩子一起成长的喜悦。”李明说。
“自今年春季学期开始,齐河县所有小学实现了课后延时服务全覆盖,夏季服务时间延长至18时,冬季服务时间延长至17:30,和家长正常下班时间相衔接,除了方便了家长接孩子放学回家,课后延时服务中的特色课程,也让不少孩子乐在其中,收获满满。”齐河县教体局基教股负责人方传强告诉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为解决学生放学、家长下班时间不同步的难题,齐河县在全县义务教育阶段公、民办中小学全面开展课后延时服务,充分利用现有教育资源和设施,形成了以社团活动、作业辅导为主的课后服务,通过“一校一策”让课后延时服务有温度、有层次,在破解各校放学“接娃难题”之余,也给孩子带来了更加完善的教育体验。
“课后延时服务实施以来,孩子在校基本把作业完成了,我也终于有时间接孩子了,我打心眼里感谢学校和老师。”学生家长孙女士告诉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由于工作原因,孩子放学时间和家长下班时间不一,孩子放学后无人接、无人看管成为“难题”,课后延时服务解决了她家的一大难题。
采访中,提起课后延时服务,很多家长都表示支持,对家长们来说,延时服务的开启,既解决了家长因工作等原因不能按时接送学生的难题,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还有效填补了学生放学后的监管“空档期”,提升了孩子的综合素养。
“课后延时服务,延长的绝不仅仅是待在学校内的时间。”齐河县教育和体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李太军介绍说,课后延时服务是“双减”工程的配套工作,齐河县秉承双减相关文件精神,在着力打造高品质高质量课堂,减轻校内课业负担,启动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的基础上,要求全县所有小学每周一至周五均开设课后延时服务,所需课后延时服务经费全部纳入财政预算。同时,鼓励学校利用课后时间积极开展德育、体育、艺术、科技创新、劳动实践、社团活动等综合素质拓展类活动,不断延伸课后延时服务的半径和深度,既要破解“学生放学早,家长接送难,孩子无人管”的难题,也要满足学生成长的多样化、个性化需求。
“课后延时服务面向的是全体学生,服务的是一个个不同的个体和家庭,如何让孩子满意、让家长满意,这对校内的教育教学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李太军说,下一步,齐河县教体局将继续秉承服务育人的理念,严格落实课后延时工作要求、规范开展课后延时服务、优化课后延时服务保障措施、创新课后延时服务内容。通过不断尝试探索,积累经验,让延时服务这项暖心工程为学生和家长提供更优更贴心的服务,拉近家校之间的距离,增强人民群众对教育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黄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