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河好人⑤|马玉兰:守护最美“姊妹情” 照顾前亲家母十余年

2023-10-20 21:24:30 来源:大众网 作者:翟岩

  编者按:一个好人,就是一个榜样;一个榜样,就是一股教人向善的正能量。为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大义齐河”价值理念,为“新时代现代化新齐河建设新辉煌”积极奉献榜样力量,中共齐河县委宣传部、齐河县文明办联合大众网德州频道共同推出《齐河好人》专题策划,讲述“齐河好人”的故事,聚焦他们身上的道德闪光点,挖掘和展示他们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孝老爱亲的先进事迹,引导群众崇德向善、见贤思齐,构造和谐、文明的精神家园。

  大众网记者 秦雅琨 见习记者 王晓斌 通讯员 李烨 齐祥红 德州报道

  她无怨无悔照顾患病儿媳,并主动照顾生病亲家十多年。齐河县焦庙镇周庄村年近古稀的马玉兰,是一位普通的农村妇女,街坊邻居都说她人美心善。她获评第七届德州市道德模范,并荣获“山东好人”称号。

  2011年,马玉兰儿媳席爱红去世后,马玉兰和老伴担负起照顾亲家一家的责任。照顾患病的前亲家母至今,马玉兰兑现了当初的诺言:“有我一口吃的,就饿不着你。”此事在当地传为美谈。

  白发人送黑发人,她唏嘘不已——

  “爱红走了,她最放心不下的是她父母啊”

  马玉兰和席爱红是十里八村有名的“好婆媳”:两人平时处得和和美美,席爱红做什么好吃的忘不了给公婆家送一份,马玉兰只要有空就帮着看孩子、替儿媳妇看店、做家务。

  虽然给儿媳妇搭把手帮忙的时候多,但她从不干涉儿子家的生活,反而常常叮嘱儿子:“爱红每天忙里忙外的,你一个大男人平时回家要多干点,多疼疼她。”这些事儿席爱红看在眼里、甜在心里,逢人就说:“俺婆婆对俺真心实意地好。”

  面对众人的夸奖,马玉兰却说:“是俺家爱红好,心眼实在。”

  可天有不测风云,2007年席爱红查出尿毒症,两年后又查出子宫癌……刚开始查出来病的时候,席爱红还瞒着不告诉家里人。她父亲因小脑萎缩和肺气肿常年瘫痪在床,母亲因脑血栓生活难以自理,她实在不忍心让父母担惊受怕。“爱红是他们老两口40岁才有的孩子,从小特别疼她。”马玉兰回忆。

  可随着席爱红身体每况愈下,作为家中独生女的她照顾自己的父母已有心无力。

  这时候马玉兰主动承担起照顾两位亲家的重任,她一边照顾儿媳,一边照顾家住席庵村的两位亲家,天天给老两口送饭,按时给他们喂药、打扫卫生,风雨不断。

  2011年,席爱红病情不断加重,最终撒手人寰。马玉兰一回忆起这些事情就直抹眼泪:“爱红在我儿子怀里去世的,她最放心不下的是她父母啊。”

  “他们唯一的女儿去世了,我就是他们最亲的亲人了,有我口吃的就不能饿着他们。”马玉兰说。从那后她和老伴跑亲家的次数更多,照顾得也更加无微不至。亲家公出门不便,马玉兰自学了理发,定期带着理发工具帮助两位老人修剪头发。

  失去老伴后亲家母犯病,她急了——

  “我要接她回家,这自个儿过得多难受啊”

  焦凡美是不幸的——在失去女儿后,2014年丈夫又去世了。雪上加霜的是,丈夫刚下葬,她突然发病,不能言语,走路都成了问题。当时家里没有一个人,她就爬到院子里,用砖头敲击邻居家的墙壁求救。

  焦凡美又是幸运的——她被人发现后,立刻通知了马玉兰。

  “我一看她那个样子,心疼得不得了,当即对我老头子说,收拾收拾东西,咱带亲家母回家住……闺女没了,老伴也没了,她自己在这过得多难受啊。”马玉兰说。

  从此,马玉兰的生活开始以焦凡美为中心。“走不好路、说话不利索、听力也出现问题,她有时候心情不好,自己躲在一边生气难受。叨叨去世的闺女和老头子,我们两口子就经常开导她,尽量让她想开些。”马玉兰叹息着说,“别看亲家母年纪大了,心里明白着呢,精神好点的时候对我们反复念叨‘多亏了你们啊’。她为人特别老实,从不给提什么要求,她越这样我越难受,我们让亲家母在这里就跟在她自己家一样过日子。”

  照顾生病老人不容易。对马玉兰来说,伺候衣食住行都不成问题,她最担心的还是焦凡美的病情,除了每年陪她住院检查,平时也密切关注她的健康状态。有一天傍晚,本来该在院子里闲坐的焦凡美没有出现,马玉兰看到她房门紧闭,又听里面有模糊的“哦哦”声,她心下一紧,赶紧推门去看,发现焦凡美躺在床上,口吐白沫。马玉兰当机立断,赶紧倒水给焦凡美喂药,又拨打了120……经过抢救,焦凡美终于有惊无险挽回了生命。

  “平时我们晚上没啥事八九点就休息了,自从亲家母发生一次危险后,我们一般到晚上十一二点才休息,只要没事我就去她屋子里看看,晚上也不会睡太踏实,只要有动静就看看。”马玉兰说自己越来越觉得,一家人平平安安,比啥都好。

  照顾生病老人很辛苦,但她觉得——

  “生活久了,我更放心不下她了”

  走进马玉兰家,简简单单的小院子收拾得一尘不染,室内老旧的家具和洗得微微起毛的床单,还有墙上那些略有褪色的宣传画,无不显示着这个家庭的淳朴和节俭。但马玉兰并不觉得苦,她说:“现在儿子在县城一个物业公司工作,每个月给交着保险,我们老两口身子骨还不错,平时还能打工赚钱,够用了。”

  这些年过去了,也不止一个人跟马玉兰建议过:“政府政策这么好,你把亲家母送到敬老院去,这样你们夫妻省得那么辛苦,日子也好过些。”但马玉兰不同意:“我们在一起生活这么久了,感情很深了,敬老院确实住得好吃得好,如果那样我们也轻松了,可是我怕她不习惯。”

  马玉兰的担心不是没有缘由的,自从焦凡美的女儿、丈夫离世后,她就把马玉兰当成自己的至亲和精神支柱,每天醒来第一个要找的人就是马玉兰。

  今年春节后,马玉兰想念自己的女儿,于是收拾东西去闺女家住一天。结果刚住到下午,丈夫就给自己打电话:“你快回来吧,亲家母听说你不在家,一天都不肯吃饭。”听到这,马玉兰顾不上跟闺女打招呼就急急忙忙回到了家。看到马玉兰,焦凡美才肯吃饭,吃完后还拉着她的手不停说:“别走,哪儿也别去。”弄得马玉兰哭笑不得,拿出哄小孩子的语气哄她:“好,以后我哪里都不去,就在家里陪着你。”

  说起这些事儿来,马玉兰的老伴周玉森就特别自豪,他拿出一个个荣誉证书,有德州市“道德模范”“最美家庭”等等。他笑着说:“我老伴是有着50多年党龄的老党员啦,过去一直在村里干妇女主任,还自学当过赤脚医生,大伙儿都说她人美心善,她做什么我都全力支持。”

初审编辑:翟岩

责任编辑:赫洋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