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翟岩
责任编辑:赫洋
大众网记者 秦雅琨 通讯员 范露 德州报道
2月27日上午,齐河县新闻办组织召开“用非常干劲谱写非凡答卷”——齐河县发展和改革局专场,县发改局党组成员官峰介绍推动齐河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工作开展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近年来,齐河县发改局认真贯彻齐河县委、县政府工作安排,全力以赴拼经济、集中攻坚打硬仗,以实干实绩交出了一份合格答卷,主要体现在“四个持续”。
投资拉动持续发力
重大项目超前谋划。超前开展两轮项目谋划竞赛,谋划投资过亿元项目111个,总投资1174.2亿元,其中,投资过百亿元项目2个,投资过50亿元项目4个,单体平均投资10.6亿元。超前谋划专项债券、特别国债等一批争取上级资金项目176个,资金总需求389.86亿元。重点项目支撑强劲。57个省市县三级重点实施类项目完成投资160.2亿元,投资完成率113.75%。天润年产15万吨液态奶、鼎梁年产200万套智能消防应急产品、京东亚洲一号物流园二期等一批投资大、拉动强的产业项目陆续竣工投产,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资金争取成效明显。国家审核通过专项债券项目29个,债券需求72.2亿元,发行债券额度18.24亿元,通过项目个数、总投资、债券需求、发行额度均位列全市首位。9个中央预算内资金项目通过国家或省发改系统审核,争取预算内资金10227万元。3个项目通过国债项目审核,共争取国债资金6.2亿元。
战略融入持续深化
全面落实黄河重大国家战略。高标准建设黄河流域(山东)现代农业科学城,完成投资30.79亿元。黄河文化博物馆群、齐河经济开发区综合管沟提升改造工程等6个省级黄河重点项目完成投资25.86亿元,投资完成率101.4%。服务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积极开展京津冀地区“走出去、请进来”招商活动,《齐河县积极引进北京医疗资源实现群众“好就医、就好医”》案例评选为德州市深化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典型案例。深化落实省重大战略。抢抓全省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机遇,“加快建设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联动区”等40个重大项目和重点事项列入《济南都市圈发展规划》(会签稿),齐河纳入济南都市圈范围,融入省会经济圈提速提效。同时,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扎实推进,智慧停车场建设、山东德瑞智能制造产业园等5个项目列入2023年山东省新型城镇化重点项目名单。
动能转换持续增强
传统动能改造提升,坚决做好两高项目管理,对全县两高项目逐一核查,指导企业实施能效水平提升,助力10家两高企业能效水平全部达到省基准值;指导金石集团有限公司年产110万吨水泥粉磨项目完善项目手续,严格执行两高项目审批要求,通过省级备案立项。新兴动能培育壮大,积极培育壮大医养健康和高端装备两大优势产业集群。入选第二批山东省省级双创示范基地名单(德州市唯一),齐河文创特色小镇入选省级特色小镇,精品旅游产业集群入选山东省“十强”产业“雁阵型”集群专项激励名单(德州市唯一)。创新驱动更加有力。新增省级以上工程研究中心1家,总数达到12家。新争取1个省重点扶持区域,引进急需紧缺人才项目,新增投资基金超1亿元。
能源结构持续优化
山东永锋智能制造产业园获评国家增量配电业务改革试点项目,享受第三批国家增量配电业务改革试点的相关政策。整县分布式光伏规模化开发试点建设加快推进,截至目前,全县累计完成分布式光伏并网容量326.7兆瓦。积极做好煤电机组关停并转工作,持续推进可再生能源发展,金能、永锋等6家重点耗能企业能耗监测系统运行平稳,已完成验收工作。加快推进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已建成并接入山东省充电基础设施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充电站67座,充电桩共343个。
2024年,县发改局将在齐河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聚焦“高质量发展重点深化年”,坚定信心、锐意进取,努力实现“7个新突破”“守牢1排底线”。在落实国家和省级重大战略上实现新突破。争取更多的重大项目、重大事项纳入上级规划;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上实现新突破。做好2023年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先进县争创牵头工作,力争争创成功;在推进动能转换上实现新突破。力争全年完成高技术投资14亿元以上,成功申报国家、省、市级工程研究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3个以上;在持续扩大有效投资上实现新突破。确保专项债和国债项目个数、资金需求全市最多,全年争取无偿资金过亿元;在重点项目建设上实现新突破。加快推进123个挂图作战项目建设,确保项目应开尽开、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在争创国家和省级试点上实现新突破。加快推进国家增量配电业务改革试点建设,助推莱钢永锋降低用电成本实现高质量发展;在要素保障上实现新突破。持续做好煤炭消费和能耗总量控制,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坚决守牢安全生产底线。切实抓好煤矿监管服务工作,做好管道、电力安全工作,确保各类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维护安全稳定的生产环境。
初审编辑:翟岩
责任编辑:赫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