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兴路上⑥丨党建引领合作社 齐河县宣章屯镇绘就沃野丰收景

2024-10-12 18:55:30 来源:大众网 作者:翟岩 秦雅琨

  编者按:乡镇连接着城市与乡村,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平台,也是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关键力量。7月24日起,海报新闻推出《“镇”兴路上》专栏,将聚焦具有深厚历史底蕴、独特产业优势、宜居生态环境的小镇,多角度、全方位展示中心镇、特色镇在支撑县域经济发展、辐射带动乡村振兴、推动实现共同富裕的生动实践,以大联动汇聚正能量,讲述好“镇”兴路上的故事,共同奏响乡村振兴的时代强音。

  大众网记者 翟岩 秦雅琨 通讯员 刘磊 李悦 德州报道

  乡村要振兴,产业必振兴,而产业要想做大做强,关键看是否有特色。近年来,齐河县宣章屯镇坚持把产业兴旺作为乡村振兴的有力抓手,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大力发展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强化农业产业发展带动合作社运转,让“合作社”升级“联合社”强村富民。同时,聚焦“和谐稳镇、农业立镇、工业兴镇、商贸活镇、旅游美镇”的工作思路,重点立足于镇域传统蔬菜种植优势,进一步招引落户农业龙头企业、扩大农业发展规模,全力筑牢经济发展根基。

  返乡创业能人拓展致富路 激活产业振兴新“鸡”遇

  9月30日,齐河县秋雨绵绵,带来阵阵冷意,走进宣章屯镇美盛源家庭农场的鸡舍内却感觉到温度适宜,一排排全自动鸡笼罗列成行、整齐划一,上万只白羽肉鸡被圈养其中,惬意地进食、踱步。原来,美盛源家庭农场负责人宋可军一早就根据当天降温情况,通过自动控温系统对鸡舍温度进行了调节。

  “与传统养殖模式不同,这些设备具备自动通风系统,所有温度、湿度、空气流量等环境指标,以及喂料清粪消毒等工作全部由电子设备控制,实现了精准调节。”宋可军向记者介绍,他先后投资了5000多万元建设了三期项目,实现了全流程规模化、自动化养殖,建设规模和自动化程度能达到全国行业标杆,白羽肉鸡年出栏量能达到600万只,是目前德州市最大的白羽肉鸡养殖场。

  时间回到2014年,在外地已是小有规模的养鸡大户宋可军响应宣章屯镇政府号召,决定返乡创业,回到家乡小黄村后,通过流转了48亩土地,聚集周边各村肉鸡养殖散户成立了可军养殖专业合作社,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的运营模式,统一提供鸡苗购进、饲料配方、养殖技术、防疫、保价回购、产品销售等服务,产生效益之后分红,实现了基地和农户的双赢。通过合作社的帮扶,成员收入高于齐河县同行业非成员农户收入30%,辐射带动周边各村100余户农户参加肉鸡养殖,户均收入每年20余万元。2015年被评为省级示范社,同年被列为精准扶贫示范单位,扶持全镇的400多名贫困户脱贫。

  为响应国家环保政策,宋可军转型建设了绿色养殖示范园——美盛源家庭农场,并通过了农业农村部无公害农产品的认证。他前往胶东地区学习环保养殖新理念,建成有机肥加工生产线,购进全自动高温好养发酵设备,实现种养一体绿色发展,年处理畜禽粪污7000余立方米,生产有机肥3500余吨,用于大棚有机蔬菜种植、农作物种植,形成了生态农业循环新的经营模式,2018年申请通过国家级示范社。

  目前,农场已经发展成为集肉鸡笼养、有机肥生产加工、绿色蔬菜种植于一体的循环农牧本土企业。农场建有养殖大棚27栋、蔬菜大棚11座,白羽肉鸡年出栏量可达350万只、蔬菜年产量百余吨,企业总产值达7000万元。此外,合作社还以土地租金的形式向村民分红,每年为村党支部增创集体收入20多万元,为周边群众提供60余个就业岗位,月工资5000元以上,帮助群众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

  “一人富了不算富,大家富了才算富。”宋可军坦言,“下一步,我们计划继续扩大养殖规模,提升科技化、自动化养殖水平,通过种养结合、循环农业的形式为周边群众提供更多就业岗位,为周边养殖户提供更全面更优质的合作服务。”

  龙头企业丰富百姓菜篮子 描绘致富好“钱”景

  金秋好“丰”景,蔬菜采收忙。9月30日下午,大众网记者走进位于齐河县宣章屯镇的山东绿源美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蔬菜大棚内绿意盎然、生机勃勃,自然的果蔬清香扑鼻而来,应季蔬菜长势喜人,工人们采摘、搬运,正忙得热火朝天。

  新鲜干净的西红柿、甘蓝、黄瓜等果蔬经过分拣、净选、包装和仓储,即将通过冷链物流运往德百超市、澳德乐等商超、大中院校食堂、职工餐厅和中高档社区。

  “从蔬菜采摘到客户手中全过程采用冷链物流技术,从而保证了蔬菜的安全与新鲜,公司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和用户要求,提供多种包装形式和优质服务。”山东绿源美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基地运营副总杨晔介绍,公司成立于2009年,现有蔬菜瓜果种植面积四千余亩,形成了集育苗、种植、加工、冷藏、冷链物流和销售“六位一体”的完整产业链条,年销售收入1.8亿元,已发展为山东省蔬果标准化示范企业、山东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

  从田园到餐桌,环环把关,无缝覆盖,实现“绿色、安全、营养、健康”的服务目标需要硬实力。对此,杨晔信心十足。“公司有联栋温室和高低温蔬果大棚300余座,按照国家绿色和无公害种植标准种植根菜、白菜、叶菜、葱蒜、水生菜、菌类菜等十大类90多个品种。拥有蔬果加工车间一万平方米,一座两千吨果蔬储存冷库,40台冷链配送车辆,目前,在德州、济南及京津等地设有50多家居民社区直营店。”

  除了让越来越多的人吃上放心菜,企业更成为当地百姓的增产增收的“钱袋子”,“我们采用‘公司+基地+农户+合作社’经营模式。”杨晔所说的经营模式是公司吸纳蔬菜种植合作社社员及周边3000余农户,为5000多人解决了家门口就业问题,带动了5200余亩蔬菜种植发展,促进了方圆十公里范围内11000余亩蔬菜瓜果的提档升级,达到了企业增效、农民增收的良好社会效果。

  这样的龙头企业在宣章屯镇不止一家,近年来,宣章屯镇聚焦发展中的新领域、新方向,不断拓展深化产学融合发展优势,招引落户绿季汇联智慧农业产业园项目,建成740亩高标准日光温室大棚,种植的2K西瓜喜获丰收、畅销全国,年销售额可达1000万元以上。助力绿源美东与大连理工大学物理学院、离享未来(德州)等离子科技有限公司达成合作,打造研究生联合培养实践基地2处、等离子体设施农业生产示范基地1处,为农业产业发展注入高新力量。

  目前,宣章屯镇蔬菜种植面积2.75万亩,建有高低温大棚1万余个,2023年全年产量超13万吨,名副其实让“菜篮子”成为百姓“钱袋子”,促进农民增收。

  党支部领办合作社 赋能乡村振兴强“支”效

  当前,正值“三秋”生产的关键时期,在齐河县宣章屯镇宣章屯村,聚鑫农业综合服务专业合作社的玉米收割机、拖拉机在田间隆隆作响,一派繁忙的劳动景象。“我们的土地从产到销都交给合作社进行管理,不仅有土地流转的收入,年底还能分红,省心又省力!”宣章屯村村民李大哥脸上笑开了花。

  让村民放心的是“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聚鑫农业综合服务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孙丰收介绍,通过吸纳镇域内其他5家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组成共富联盟,提供良种选育、病虫害防治、耕种、灌溉、收割、晾晒、销售等服务,并以成本价格向入社村民推广作物良种、配方施肥,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可为服务对象每亩地每年有效节约成本260元。借助秋收时节,每村本年度村集体收入增加5.5万元以上。

  “目前土地托管与半托管服务覆盖全镇17个村2.5万余亩耕地,统筹农业生产资源,拥有玉米收割机、小麦收割机、拖拉机等大型农机二十余台,由联合社统一调配、管理。”孙丰收指着满仓库的“高科技”农机笑谈,“去年,新购置了3辆玉米收割机、3架无人机、3架旋耕犁、3辆拖拉机,我们联合社的服务实力又壮大啦!”

  除此之外,合作社配套建有粮食晾晒场地、厂房、粮仓等设施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可提供良种繁育、粮食收割、深松深翻、飞防等全链条服务体系,实现从粮食产前播种、产中管理、产后收获销售全流程管理。为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带领群众共同富裕奠定坚实基础。当前正值秋收秋种时节,已带动50余人实现在家门口就业。

  “农村富不富,关键在支部。”宣章屯镇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主心骨”作用,坚持因村制宜、分类指导,探索推行“支部领办+全程托管+规模经营”的发展新模式,不断增强村级集体经济的“造血”功能,走出一条“支部引领、资源盘活、产业推动、共同富裕”的新路子,为乡村振兴提供“硬支撑”。目前,宣章屯镇共有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13家,共富工坊6处。

  为打破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管理能力不强、统筹资源能力不够、致富能力有限等现状,齐河县宣章屯镇党建联合体总支书记孙洲谈起了联合体经验:“我们采用先进带动后进的方式,成立了涵盖6家合作社的联合社,配套建有粮食晾晒场地、厂房、粮仓等设施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土地托管与半托管服务覆盖全镇17个村2.5万余亩耕地,拥有玉米收割机、小麦收割机、拖拉机等大型农机二十余台,能够为村集体增收30余万元。”

  “下一步,宣章屯镇将锚定‘蔬菜强镇’目标,依托绿季汇联、绿源美东等龙头企业,推广‘企业+合作社+农户’的联农带农发展模式,继续做大、做活、做优棚式蔬菜产业。”齐河县宣章屯镇人大主席彭玉祥说道。要以抓党建促乡村振兴为重要引擎,促进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壮大发展,在现有基础上再发展一批结合宣章特色、具有发展前景的村集体领办合作社,努力实现群众、集体“双增收”。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郭超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