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河县总工会:职工创新“金点子”结出“金果子”

2025-06-30 17:41:00 来源:大众网 作者:秦雅琨

  在山东齐河,创新不再是科研人员的“专利”,而成为一线职工的日常。近年来,齐河县总工会以“娘家人”的担当,通过政策扶持、平台搭建、机制优化,全力推进企业全员创新工作,让创新成果在生产一线遍地开花,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微创”聚力,全员实践。

  “一个螺丝的改进,可能带来上万元的效益,可以说,这一理念在我们公司深入人心。”山东莱钢永锋钢铁有限公司工会干事孟令杰介绍,该公司推行“4-8人创新小组”模式,并建立简易申报流程,员工创新参与率从30%跃升至85%,累计完成项目6000余项,人均贡献12项,创效超6亿元。其中,145项获国家专利,15项获县级以上创新奖项,“人人谈创新、人人做创新”氛围浓厚。

  齐河县总工会打破传统创新“高门槛”认知,倡导“小改进也是大创新”,激发全员参与热情。在百人以上企业中通过设立“岗位创新能手”季度评选,让一线职工的“金点子”快速落地。目前,已有16家企业纳入工会创新联盟,累计采纳微创新提案1200余项,其中包装生产线改造、仓储智能分拣等“小切口”项目创造经济效益超3000万元。

邱集煤矿创新成果展示

  “智创”赋能,创新突围。

  “针对井下设备维护难题,矿区职工自主研发的‘智能巡检系统’将故障排查效率提升了40%,大幅降低了安全风险。”山东省邱集煤矿有限公司工会副主席季书强介绍。邱集煤矿通过完善《岗位创新即时奖励办法》,建立“即时奖励+长期激励”机制,去年共奖励职工创新成果65项,发放奖金14.6万元。劳模创新工作室则聚焦技术攻关,已完成创新成果十余项,创效500余万元。

  在齐河,“五小创新”(小发明、小创造、小革新、小设计、小建议)成为推动企业技术进步的重要抓手。在重点企业率先试点“创新擂台赛”,通过“提案路演+专家评审”模式,使一线员工的智慧火花加速转化。近两年来,全县就涌现出“轧钢工序智能报警装置”等“五小”成果427项,累计降本增效1.2亿元。

齐河县总工会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联盟座谈会

  “联创”贯通,转化生金。

  国网齐河县供电公司联合山东大学、齐鲁高新区等机构打造“产学研用”创新联盟,成功研发“新能源充电智能锁位系统”,并实现市场化应用。创新联盟效应下,发明专利授权4项,申报14项,发明专利授权量同比增长300%,申报量同比增长250%,发明申报受理成功率翻了一番。

  齐河县总工会组织电力、冶金、化工等不同行业的多家单位成立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联盟,将不同领域的劳模工匠聚集起来组成名师服务队,深入企业生产一线“把脉问诊”,开展技术培训、难题攻关、工艺改进等服务,累计解决技术难题85项,开展技能培训120场次,惠及职工5000余人次。

  “我们将以激发职工创新活力、赋能产业工人队伍改革为核心目标,通过持续搭建创新孵化平台、组织创新竞赛等,拓宽职工技能提升与创新成果转化的通道,同时致力于营造浓厚的创新氛围,增强产业工人的职业自豪感、成长获得感与发展归属感,让‘职工之家’成为孕育工匠精神和创新智慧的沃土。”齐河县总工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秦群表示。下一步,齐河县总工会将持续探索创新工作模式,深度融入产改大局,为职工搭建更广阔的创新舞台和发展空间,以实干实绩奏响新时代产业工人锐意进取、建功立业的奋斗强音。(通讯员 杨雪雪 刘文)

初审编辑:秦雅琨

责任编辑:李平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