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秦雅琨
责任编辑:马宝涛
在齐河县晏北街道迎宾社区,一群“红领巾楼道长”在楼栋间活跃,收集诉求、参与环境整治、宣传文明理念,成为社区治理的亮点。这些“楼道长”通过报名和推荐产生,受社区“公益银行”积分激励,积极参与志愿服务,展现新时代青少年的责任。生动展现了齐河县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基层治理的成功实践。
近年来,齐河县始终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抓手,立足本土实际创新实践路径,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度融入社会发展各领域,通过法治护航、美德赋能、文化浸润等特色举措,推动其在齐河大地深深扎根、焕发活力。
以“精准普法+特色载体”筑牢法治根基
齐河县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宣传教育全过程,构建“责任明确、载体多元”的普法体系。一方面,健全“大普法”格局,严格落实“谁执法谁普法”等责任制,形成党委领导、人大监督、政府实施、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确保普法无死角。另一方面,创新普法模式,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开展“宪法十进”“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开学第一课”等活动。实施分类普法,为全县77所中小学配齐“法治副校长”,组织领导干部会前学法、旁听庭审,推动6万余名公职人员线上学法考法。探索“非遗+普法”路径,打造“齐法陶韵?德塑千钧”项目,建设黄河法治文化广场等1000余处阵地,形成“黄河法治文化带”,让群众在休闲中接受法治熏陶。
以“美德信用+多元参与”激活社会活力
以美德信用建设为抓手,齐河县搭建多元参与平台。各社区整合专业力量与各类资源,打造融合美德信用建设的服务体系。“幸福学堂”解决双职工家庭“看护难”问题,通过品德培育活动帮助青少年养成良好习惯。永旺社区“暑期公益晨跑”吸引超百名青少年参与,以“社区奖状”传递健康理念。永乐社区“无电子产品挑战”积分计划,助力青少年减少虚拟依赖。同时,培育“青少年+志愿力量”,“红领巾楼道长”深入楼栋服务,“向阳花”少儿志愿队累计服务百余小时,形成“小手拉大手”氛围,带动更多家庭投身社区建设,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基层落地生根。
以“本土特色+精神浸润”增强文化认同
立足本土文化资源,齐河县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文化建设。深挖黄河文化、民俗文化内涵,打造“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合载体。开展“文明实践百姓大舞台文艺展演”系列活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传统民俗表演、主题文艺演出中。同时,梳理县域优质文化资源,组织开展“三下乡”、公益电影、小戏小剧文艺展演等文化进乡村活动,向群众传递“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价值追求,让群众在感受文化魅力的同时,加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与认同。
齐河县通过系列举措,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度融入强县、法治、文化、社会、机关建设,从青少年到成年人,从社区到全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成为推动县域高质量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为建设文明和谐、法治有序的社会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通讯员 李义慧)
初审编辑:秦雅琨
责任编辑:马宝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