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贾春新
“历史文化遗产不仅生动述说着过去,也深刻影响着当下和未来;不仅属于我们,也属于子孙后代。保护好、传承好历史文化遗产是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今年5月,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实地调查阶段正式启动,庆云县对全县文物进行“应查尽查、应保尽保”。8月20日,庆云县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队来到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吴钟墓。
庆云县于2012年将吴钟墓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吴钟墓位于严务乡后庄科村北,墓高1.2米,长2.8米,宽1.45米,建于1822年,为回族墓,墓顶为锥形。该墓对研究清代文化有重要价值。墓主人吴钟(1732-1822年),字弘声,回族,雍正十年(公元1732年)二月初三生于海丰县后庄科村,即现在的庆云县严务乡后庄科村。吴钟被尊为八极拳门一代祖师,他博采众家之长,以八极拳、六合大枪为核心,创立了八极拳门户武学体系,成为中国十大拳种之一。道光二年(公元1822年)十月十五日,一代武术宗师吴钟无疾而终,享年90岁,葬于后庄科村。2006年修建“仰钟园”,占地7000平方米。2021年11月,庆云县“吴钟八极拳”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多年来,接待国内外诸多八极拳爱好者2万余人前来瞻仰寻宗。
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本次文物普查工作意义重大,特别是本次对于吴钟墓的普查工作。通过此次普查,能够全面摸查文物现状,了解吴钟墓背后的故事,让当地群众对家乡的历史和文化产生更深厚的感情,更好地认识和传承历史文化。
下一步,庆云县文化和旅游局将持续推进文物普查工作,严格执行普查标准,规范普查工作流程,强化事前事中事后数据质量检查核查,确保普查数据真实准确、完整规范,高质量完成第四次文物普查工作。(通讯员 任大鹏 马俊良)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贾春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