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数字人江流儿“武”动社区 庆云县文化书院激活传统文化新生态

2025-05-06 18:39:30 来源:海报新闻 作者:张晓琳

  海报新闻记者 张晓琳 通讯员 王凡存 马俊良 刘玉 德州报道

  “江流儿老师,八极拳的‘顶心肘’如何发力?”近日,在德州市庆云县渤海路街道西湖社区文化书院的AI互动屏前,10岁的小朋友与数字导师江流儿展开武术对话。随着AI导师的实时动作解析与三维建模演示,这场跨越时空的文化教学瞬间点燃青少年对中华传统武术的热情。

  庆云县在社区里推出的“江流儿”AI数字人文化导师,链接DeepSeek大模型,通过你问我答、民呼我应等互动方式,让居民家门口享受到生动有趣的文化体验。江流儿,这个《海岛金山传奇》的经典角色智慧文化IP,正是庆云县“全民智享”文化书院工程的创新注脚——通过科技赋能、全龄覆盖、生态共建,这座鲁北小城正将传统文化资源转化为全民共享的智慧资产,着力打造家门口的文化书院智慧“书适圈”。

  “孩子周末在社区里有专业的书法老师讲国学书法,我能抽空在社区书院及时充电,家里老人可以听医生专家教授养生知识,还有瑜伽课、篮球课……不出社区就能满足全家人的文化需求!”家住庆云县西湖社区的柳建祥开心地说。

  服务智慧匹配,文化触手可得。这得益于庆云县建立的“智慧神经中枢”,投资3000余万元建设城市文化社区“智慧大脑”,集成文明实践、文化旅游、移风易俗、“云课堂”资源库等10余个子应用系统,筹建8个社区枢纽、22个小区微站,形成文化服务的“毛细血管网络”;横向创建“跨界资源联盟”,联动81家社会机构形成文化服务矩阵,将文明实践示范带、运动公园等32处空间转化为“文化能量站”。

  “我们线上线下共有350名‘云老师’为社区里的青少年提供心理咨询、心理帮扶工作。”庆云县“云沐心”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社区工作站站长杨连印介绍。

  实际上,不仅仅是专业的心理咨询老师,体能训练专家、文化能人、家庭教育名师、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培训机构、法律从业者等等,通过对各个社区文化需求的智慧匹配,政府端设立“文化服务创新基金”,每年投入专项财政资金打造公益课程体系;市场端推行“星火伙伴计划”,引入未来学校等30余家优质教育机构,通过标准化认证体系确保服务质量。这种“公益托底+市场增效”的模式,链接的各方文化资源在社区集聚,使文化书院年度服务人次突破5万,资源利用率提升300%。

  “我们正在积极研发的‘时空折叠课堂’也是文化书房数实结合的又一个创新实践,届时,居民佩戴VR设备即可‘穿越’至马颊河大罢工历史现场,与AI复原的劳动者对话……通过科技赋能,‘马颊河大罢工’‘三汾水战役’‘渤海教导旅大练兵’等正在成为城市居民的文化新体验。”庆云县委宣传部副部长胡志强说。

  从AI导师江流儿的智能交互,到覆盖全生命周期的文化服务网络,庆云县正以“全民智享” 文化书院为支点,撬动基层文化治理的深层变革。在这里,每个居民都能在15分钟生活圈内,找到属于自己的文化成长坐标。传统与现代、虚拟与现实、个体与社群的文化元素,正在数字技术的催化下,生成全新的文明生态图谱。

初审编辑:张晓琳

责任编辑:马宝涛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