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张晓琳
责任编辑:马宝涛
海报新闻记者 张晓琳 通讯员 马俊良 德州报道
在德州市庆云县,一家玻璃深加工企业——山东圣亚圣世玻璃制品有限公司,正以一场“数智化革命”掀起行业波澜。自2018年,总经理孟飚带领团队从北京扎根庆云以来,这家以钢化玻璃、中空玻璃、防火玻璃等为主打产品的企业,凭借过硬品质迅速打开市场。
然而,面对日益激烈的行业竞争和客户对高端化、定制化产品的需求,圣亚圣世于去年启动全面技术升级,以智能化改造为引擎,成功实现从传统制造向智慧工厂的跨越式转型。
过去,圣亚圣世采用半自动化生产模式,频繁换产导致效率受限,且传统工艺难以规避热胀冷缩引发的玻璃破损问题。为此,企业斥资引进国际领先的磨边技术,将全厂设备升级至工业4.0标准,构建起覆盖生产全流程的智能系统。通过物联网实时监测和算法优化,产品稳定性大幅提升,彻底解决了环境变化导致的品质波动。目前,其防火玻璃、防弹玻璃等高端产品已通过严苛环境测试,成为多家战略合作伙伴的“免检产品”。
走进如今的智能化车间,5G网络与ERP+MES系统无缝衔接,设备状态、生产进度、质量数据在指挥大屏上实时跳动。
通过搭建车间级工业互联网平台,企业实现了设备互联互通、数据自动采集和工艺参数动态调整。“技改之前产品制作程序复杂,以前8个人的工作量,现在5人就能完成。”孟飙介绍,这一系列改造不仅让重复统计工作量减少70%,质量合格率提升6.89%,更让生产节奏加快7.2%,工厂运转效率与产品质量迈上新台阶。
随着生产效能的飞跃,圣亚圣世进一步深化本地化布局。在庆云县“强链补链”政策支持下,企业与德达集团、庆云一号院、颐康豪庭、紫御地产等本地企业项目建立直供合作,形成“生产——应用”零距离闭环。
作为玻璃制品的下游企业,山东博瑞斯特窗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倩感慨:“从生产线到安装现场36小时直达,物流及人工成本大幅度降低,产品交付周期缩短。根据我们的需求圣亚圣世做到了!”这种“本地产本地用”模式不仅降低了企业成本,更激活了区域产业链的协同效应。
站在智能工厂中控室,孟飚望着实时跳动的数据感慨:“从北京到庆云,从制造到‘智造’,我们始终相信技术革新是制造业的生命线。”如今,圣亚圣世已申报8项技术专利,产品覆盖华北、华东多个重点工程。随着二期智能仓储项目启动,这家玻璃深加工领域的“隐形冠军”,正以庆云为支点,撬动更广阔的智能制造新未来。
初审编辑:张晓琳
责任编辑:马宝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