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张晓琳
责任编辑:马宝涛
近日,山东科技大学化工学院副院长梁鹏、德州学院合作发展处处长张学军分别带领专家团队赴德州市庆云县徐园子乡开展技术对接,围绕企业实际需求与技术攻关深入研讨,推动“产学研”融合走向实处。近年来,徐园子乡党委、政府坚持以校企合作为突破口,全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产业创新体系,持续为企业注入创新活力。
徐园子乡积极推动高校科研资源与企业实际需求精准匹配,着力破解企业在技术、设备、标准等方面的痛点。今年4月,该乡与山东科技大学达成共建联合实验室与实践实训基地的协议。5月30日,山东科技大学专家团队再次深入徐园子乡,重点考察新材料产业,与部分重点企业就新产品研发与设备升级达成合作意向。针对色母粒行业关键需求,专家团队提出共建行业实验室、开发V0标准色母粒的合作路径,为企业提升行业竞争力提供坚实技术支撑。
徐园子乡将“科技强乡、人才强乡”战略深度融入产业创新,推动“产学研”由理念迈向实践。自2020年助力诺森塑胶与德州学院签订技术支持协议以来,产学研合作持续深化。今年4月,“德州学院博士工作站”正式落户诺鑫塑胶新材料有限公司;8月,德州学院组织10人专家团队开展专项技术对接,覆盖技术研发、设备升级、人才推荐和标准制定等多维度,为企业带来前沿科技成果和优质人才资源。在这一过程中,庆云县科工局、徐园子乡党委、政府与企业、高校多方协同,形成“政府搭台、高校赋能、企业唱戏”的良好格局,实现科技与人才要素向产业一线高效集聚。
徐园子乡注重建立“人才—智力—项目”有机结合的长效机制,确保产学研合作稳定推进。从前期对接高校、确立合作意向,到中期组织精准对接,再到后期明确合作方向与推进落地,形成“需求挖掘—资源匹配—合作推进”的完整流程。与山东科技大学的合作不仅涵盖短期技术攻坚,更规划了联合实验室建设、新型材料研发等长期项目;与德州学院的合作也强调后续技术服务的持续跟进。这种“短期见效、长期受益”的模式,有效避免了合作流于形式,为企业创新和产业升级提供了持续动力。
截至目前,徐园子乡通过“产学研”深度融合已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10余项,新材料等特色产业竞争力获得显著提升。目前,链上企业27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6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家,山东省瞪羚企业1家,山东省创新型中小企业15家,山东省科技型中小企业9家,山东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7家。该乡新材料产业成功获评德州市特色产业集群,新型材料产业园先后被认定为“德州市十佳乡镇产业园”与“德州市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在此基础上,徐园子乡更被确定为全市区域合作重点镇,展现了产教融合、校企协同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的良好成效与示范意义。(通讯员 肖泽峰)
初审编辑:张晓琳
责任编辑:马宝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