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聚焦·天衢新貌③|德州天衢新区新区办打造共富工坊品牌 小绿豆“磨”出幸福生活

2024-08-05 17:23:00 来源:大众网 作者:张小璐 高志玟

  编者按:探索基层脉动,见证时代变迁!为充分展现天衢新区基层发展新变化、新面貌,即日起,大众网德州特策划推出《基层聚焦·天衢新貌》专栏,全方位挖掘天衢新区各镇街在经济建设、招商引资、乡村振兴、民生关注等方面取得的典型经验和亮点做法,反映新区在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辉煌足迹,展现新区群众团结奋斗、踔厉奋发的时代风采,记录从乡间田野到城市更新、从民生改善到创新驱动的壮阔篇章。

  大众网记者 张小璐 高志玟 通讯员 谢昕纾 德州报道

  磨绿豆、涮粉皮、揭粉皮、晒粉皮……5个步骤下来,一张张薄如蝉翼、晶莹剔透的绿豆粉皮出锅。在新区办“红‘新’领航 豆香粉韵”共富工坊,村民们干得热火朝天,这样的生产场景早已成为日常。

  魏书斌和妻子是共富工坊的参股家庭之一,也是产线的生产工人,只见他俩动作麻利,在火旺的炉灶上,支起一口大锅,锅里是滚烫的热水,他们飞速旋转着锅内铜旋,原本细糊状的淀粉1分多钟就能变成粉皮,然后往凉水中一抖一出,迅速晾到竹帘上。

  “粉皮一年四季都可以制作,但好天气是前提,阴雨天不能做,一年最多做200多天。”魏书斌算了一笔账:他与妻子一天能制作60多斤粉皮,每斤利润8元钱,一年收益近10万元,“进入园区后,生产效益更高了。”

  新区办“红‘新’领航 豆香粉韵”共富工坊位于三八路与崇德十一大道交叉口以北,占地面积约20亩,成立于今年3月,早年是中魏村粉皮小作坊示范基地,由村党支部带领村民创办。为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实现规模化生产,建设高标准生产园区,并统一规划加工区、晾晒区、包装区等功能分区,共整合吸纳村内14家粉皮制作小作坊集聚入园,提升产能的同时减少能耗10%。

  谈及为何打造共富工坊,中魏村党支部书记魏仁喜感触颇深:“小作坊时期,加工户单打独斗,缺乏统一管理,导致选料制作工艺不标准,质量产量不稳定,无法形成规模化,发展一直受阻,因此满足不了现代化市场需求。”有了共富工坊以后,实行“产销一体”模式,变化也显而易见。散户力量形成聚合力,从原料采购到加工制造再到市场销售,完全实行一条龙模式,不仅节省了成本,还保证了产品质量,扩大了市场占有率。

  目前,共富工坊对粉皮产品全面升级包装,从传统的裸装方式到礼盒、真空袋包装,而且品种也实现了多样化,从单一的干鲜粉皮到粉皮丝等六大类系列产品的拓展,每日可销售600余斤粉皮。“除了入股农户,我们还吸引了本村及周边30余名闲置劳动力和低收入群体就近就业,人均年收入较原先提高了1万元左右。”新区服务管理办公室组织委员王鹏介绍,他们还将建设共富直播间,进一步推介品牌及产品,借助“农产品+直播”的新型模式扩展市场,为农户拓宽新销路。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郭超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