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李敏
责任编辑:马宝涛
大众网记者 李敏 通讯员 丁聪 德州报道
在德州天衢新区宋官屯街道,一场场婚礼正悄然发生变化。每场婚礼的迎亲现场,身着红马甲的文明实践志愿者总会如约而至,他们协助整理婚车装饰、引导宾客,用贴心服务践行“婚事新办”理念,让婚礼既简约又不失温情,成为街道移风易俗工作的生动缩影。
移风易俗工作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关键切口,宋官屯街道通过专题召开工作部署会、部门联席会、社区培训会等压实责任链条,构建起“党(工)委统筹、部门联动、群众参与”的全域推进格局。
事前宣传“入脑入心”
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街道通过张贴主题海报、发放《文明新风倡议书》、举办“移风易俗大讲堂”等载体,让“婚事新办、丧事简办、余事不办”的理念浸润街巷。志愿者们化身“新风宣传员”,走村入户开展面对面宣讲,用“算清人情账、点明攀比害”的通俗表达,引导群众破除铺张浪费、厚葬薄养等陈规陋习。
事中引导“见行见效”
街道建立“红白事报备+志愿者全程参与”机制,在婚丧现场设立“文明引导岗”,志愿者以“递上一杯新风茶、送上一句祝福语”等柔性方式,协助优化流程、倡导简约礼仪。
事后关怀“走深走实”
街道组建“新风回访小组”,对新婚家庭开展“文明礼包上门”服务,为有需要的家庭提供就业咨询、家庭关系指导;对逝者家属进行温情慰问,推动移风易俗从“阶段性引导”向“常态化服务”延伸。
风成于上,俗化于下。如今的宋官屯街道,婚事车队少了、文明礼堂多了,鞭炮声弱了、祝福歌响了,封建迷信淡了、志愿服务热了。下一步,街道将坚持多维发力、多方参与,让移风易俗成为群众的自觉选择,为基层治理现代化绘就亮丽的文明底色。
初审编辑:李敏
责任编辑:马宝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