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李敏
责任编辑:马宝涛
大众网记者 孙瑛娜 通讯员 马君瑞 德州报道
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神经末梢”,直接关系到群众的幸福感与获得感。在德州天衢新区抬头寺镇,一场以“为民”为核心的基层治理变革正生动上演。该镇以综治中心为枢纽,通过空间重构、机制创新与科技赋能,将分散的治理资源拧成合力,把服务群众的触角延伸到最基层,探索出一条“一站式受理、全链条化解、智能化支撑”的基层治理新路径,让群众诉求有人应、矛盾纠纷有人解、民生服务送到家。
集成服务,群众诉求“只进一扇门”
步入抬头寺镇综治中心,迎面而来的是敞亮的受理窗口、综合调解室与群众接待室等交织的和谐场景。这里以“多中心合一”理念重构服务空间,整合派出所、司法、信访、民政等多个部门职能,打造“一窗受理、全科服务”模式。群众无需辗转奔波,无论是土地纠纷、宅基地矛盾,还是政策咨询、法律援助,只需踏进这扇门,便有工作人员无缝对接、分类导流。常驻的公安、司法、信访窗口与轮驻的医疗、民政等力量协同发力,确保“事不过夜、难不出厅”。
为打通服务“末梢神经”,抬头寺镇综治中心接入山东省“一站式”多元化解线上平台,群众指尖轻点,即可扫描“山东解纷码”录入案件、查询进度、评价反馈,24小时“不打烊”的云端窗口,让便民服务从“跑断腿”变为“掌上办”。从线下实体大厅到线上数字平台,抬头寺镇以空间与技术的双维融合,将“一站式”打造成民情归集的“中枢站”、矛盾化解的“起点站”。
闭环管理,矛盾化解“拧成一股绳”
从矛盾萌芽到彻底消弭,抬头寺镇织就了一张覆盖全域、贯穿全程的“解纷链”。从综合受理、分流转办到最终办理,构建“一般纠纷即时调、复杂纠纷会商调、重大纠纷联合调”的三级响应机制。通过建立“345”工作模式,完善排查、研判、督办工作机制;坚持平台化建设、融合化推进、机制化推进、实效化解决;达到多元化解促和谐、智能防控保平安、网格服务提质效、法治宣传强根基、群防群治筑同心。
针对排查到的各类问题,中心精准施策,构建起“三级联调”的金字塔式响应机制。启动多部门联动,政策宣讲与法律释疑双轨并行,现场办公直达病灶;面对复杂难解的“顽石”,则启动“1+1+N+1”攻坚模式(1名主要领导牵头、1名分管领导包保、N部门协同、1名律师护航),汇聚精锐进行“专家会诊”,直至“硬骨头”被彻底啃下。全过程无缝嵌入“排查-响应-调处-反馈-销号-复盘”的精密闭环,辅以群众“好差评”实时监督机制。
智慧治理,网格智治“织密一张网”
依托网格智治“一张图”平台,46个网格员配备智能终端,通过“社会治理网格化”系统将人、地、事、物信息动态汇聚、一图统览,网格员日巡轨迹、事件上报、处置进度全程可视化管理,让“指尖上的治理”跑出为民服务“加速度”。
通过组建“抬头说法·用心沟通”志愿宣传服务队深入双庙陈村等院落,用乡音释法理、以案例话平安,年宣讲超百场,惠及群众1.5万人次。将大学生志愿者、乡贤能人纳入调解专家库,贡献智慧力量,精准把脉群众法治需求。从“千条线穿一根针”的负重前行,到“千条线织一张网”的智治从容。
“小切口”撬动“大民生”,抬头寺镇正以科技赋能让网格更智慧、让服务更贴心、让治理更有温度,在基层沃土上编织出一幅党群同心、智治有方、和谐共生的锦绣图景。
初审编辑:李敏
责任编辑:马宝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