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李敏
责任编辑:马宝涛
大众网记者 孙瑛娜 德州报道
随着社区治理理念的不断深化,居民自治逐渐成为社区发展的“主力引擎”。为不断提升治理水平,激发社区内驱力,德州天衢新区长河街道通过党建引领创新推出“社区主理人”协同治理机制,营造“熟人社区”,破解社区“陌生人”治理难题,充分发挥主理人优势,通过空间换资源、换服务、换活力,推动社区党组织领办服务项目扩面提质,探索出一条区域共建、事务共议、资源共享、多元共治的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新路径。
盘活空间,激发治理“新力量”
近日,一场围绕“让传统技艺年轻化”为主题的编织、缝纫活动在星凯社区拉开帷幕。90后主理人王梦霖以党群服务中心二楼100平米的“梦霖工作室”为基地,通过社区市集销售手作服饰,实现技艺变现。这场活动吸引了数百名社区居民的参与,其中不乏中老年居民、全职妈妈和青少年学生。作为全职妈妈的李女士报名了梦霖工作室的编织课程。她每周坚持到社区学习三次,掌握了毛衣编织的基础技法,并在社区市集上以20元的价格售出了编织品,虽然收入不多,但这次经历让李女士对编织产生了浓厚兴趣,并加入了“梦霖编织队”,打算继续在编织中发光发热。
今年,长河街道以居民需求为引导搭建平台,用活社区闲置空间,“线上+线下”联动,广泛招募主理人。线上通过“动员+推荐+自荐”的形式,发布活动海报、线上链接进行宣传;线下组织社区两委、网格员走访入户,了解居民需求,梳理形成需求清单,公开招募社区主理人,将市场信誉好、专业技能强的人才、团队纳入“主理人”资源库。成功招募“主理人”10个,整合使用4个社区的活动室、会议室、书法室等功能场所,开设普惠课程等各类公益以及低偿利民便民活动110场,服务群众5000余人,推动服务精准化、多元化、专业化。
精准服务,绘就居民幸福 “新图景”
“我平时就挺关注健康和生活方面的科普知识,这里讲得都很实用,有时候我也带孩子一起来,她玩体验装置,我听讲座,都能各取所需,挺好的。”尚德社区居民王女士说。在主理人组织的少儿科普活动中,她充分感受到社区对少儿科普的重视,主动在“星火成炬”小程序上注册成为社区志愿者,协助社区开展各项活动,激发居民参与社区活动的热情,也用自己的行动感染带动了一部分家长参与社区建设和治理。
长河街道根据居民的需求情况,制定针对不同人群、不同年龄段的服务项目清单,由社区党组织牵头,主理人根据自身的特长进行项目认领,推动居民从“受助者”向“助人者”身份转化,提供缝纫、编织等便民服务覆盖超600人次,进一步延伸服务触角,构建群众“家门口”的服务矩阵。
机制赋能,构建共建共治 “新格局”
为让主理人参与社区治理的生命力更强,不断扩大自身知名度和影响力,实现自我成长。长河街道开发“星火成炬”小程序,为主理人项目设置专门空间,可进行项目发布、活动通知、居民报名、积分兑换等系列操作,进一步提升主理人项目覆盖面和影响力,形成“参与-积分-激励-参与”的良性循环,为居民和社区之间的双向互动搭建桥梁,实现社区服务输送与居民智慧反哺社区的双向奔赴。
“主理人”项目成功搭建起党组织联系服务群众的纽带,共建有温度的“熟人社区”,奠定了基层治理的组织基础。下一步,长河街道将进一步深化“主理人”项目,激发社区居民、社会组织、辖区单位等各主体参与社区长远建设的积极性,推动社区居民从单纯的“服务受益者”转变为积极的“治理共谋者”,建构“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
初审编辑:李敏
责任编辑:马宝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