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天衢新区:牛蒡“长个”,身价倍增!一根普通作物如何撬动近五倍增值空间

2025-11-13 19:39:32 来源:大众网 作者:张小璐

  大众网记者 张小璐 通讯员 刘涵瑜 德州报道

  11月13日,德州博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的实验室内,研发经理张超杰俯身观察仪器屏幕上跳动的数据。一组淡黄色的牛蒡提取物正在接受纯度检测——这是企业今年重点推进的助眠新品的核心原料,计划下个月正式投产。

  “从田间作物到功能成分,牛蒡的价值提升了近五倍。”张超杰指着显示屏上的数据曲线说,“我们通过纯化工艺改造,使提取物中活性成分的稳定性提高了30%,这让产业化应用成为可能。”

  这款自7月启动研发的产品,配方已历经三轮重要调整。团队根据初期用户反馈,优化了牛蒡根粉的添加比例以增强助眠效果,并应消费者建议融入开心果粉改善口感。这一工艺能在短时间攻克技术壁垒,得益于该企业工会鼓励职工创新,先后出台《全员创新激励措施》《技术改进成果奖励实施办法》等10余项制度,从制度、人才、技术维度激发职工创新活力。

  在博德生物的展厅里,一款与首都儿科研究所联合研发的儿童面霜,是企业发展的起点。“牛蒡传统上多用作食材,但其真正的价值藏在细胞壁深处。”张超杰介绍,团队历经十年攻关,终于突破低温萃取技术,将牛蒡中具有舒缓功效的多糖类物质提取率稳定在5%左右。这个数字看似不高,却让牛蒡从每吨数千元的农产品,上升为每千克价值数万元的高纯度原料。

图片

  凭借核心提取技术,博德生物已与10余家企业合作,推出30多款含牛蒡根粉的产品,所有配方均由企业研发团队严格把控。为支持持续创新,公司每年研发投入占营收比重超过10%。

  在代工业务稳步增长的同时,企业开始向产业链下游延伸。今年新推出了自有护肤品牌。“多亏了区工会部门帮助邀请专家指导,从实验室到直播间,让我们走了不少弯路。”销售经理徐成龙坦言。今年初夏,团队首次尝试抖音直播时遭遇尴尬,平台审核因“牛蒡成分在护肤品类目中未被收录”而卡壳。经过与平台方一个多月的沟通协调,才最终完成品类报备。

  “消费者对‘牛蒡护肤’这个概念需要一个认知过程。”徐成龙说,初期直播场均观众不足百人。面对直播受挫,团队选择暂缓推广,转而苦练内功。在最近一次内部会议上,徐成龙向团队展示了新的直播方案:下个月,他们将把直播间直接搬进十万级洁净车间。“我们要让消费者亲眼看到,从牛蒡原料到护肤品的完整生产过程。这种透明工厂式的直播,旨在通过真实的生产场景建立信任。同时,我们正与山东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合作,将最新研发的牛蒡多糖冻干技术应用于新品开发。”他说。

  在距离实验室三百公里外的兰陵牛蒡种植基地,种植大户张新谦介绍,自从与企业签订保底收购协议后,种植收益提高了两成。“他们指定要药用价值更高的品种,虽然管理要求高,但收购价也更可观。”

  这种“种植基地+研发中心+市场终端”的全链条模式,正让传统作物焕发新生。国家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教授陈靠山作为企业的技术合作伙伴,每年有超过三个月驻厂指导。“我们正在开发牛蒡多糖的新结构解析方法,”他透露,“这有望将提取物的生物活性再提升一个等级。”

  在企业规划中,明年将是关键一年。除了继续深耕功能性护肤品领域,还将推出针对亚健康人群的牛蒡功能食品系列。张超杰说:“科技创新需要耐心,就像牛蒡的生长——深根植土,方能叶茂果丰。”

初审编辑:李敏

责任编辑:马宝涛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