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被动罚”到“主动帮” 德州天衢新区立足营商环境优化,服务赶在监管前,企业违规率降三成

2025-11-14 14:48:32 来源:大众网 作者:张小璐

  大众网记者 张小璐 通讯员 盖文征 德州报道

  餐饮店还在装修,市场监管人员已主动上门。德州天衢新区长河街道郭家庵便民市场内,一家正在装修的餐饮店迎来区综合执法部的“事前指导”小组。“餐饮场所地面要干燥,要有给排水条件和电力供应的区域,以及食品贮存、更衣、清洁工用具存放场所……”工作人员一边对照清单讲解规范,一边根据店面结构提出具体建议。店主李师傅说:“开业前就有人指导,心里踏实多了。”

  这一场景,是天衢新区推行“提前介入+事前指导”服务机制的日常缩影。从过去“发现问题再处罚”到如今“服务赶在监管前”,一场监管方式的变化正在发生。

  “以前企业违规了,我们去开罚单;现在是企业筹备阶段,我们就主动上门。”天衢新区综合执法部宋官屯市场监管所所长王洪涛告诉记者,转变始于2024年推出的《市场监管标准化执法工作规范》和轻微违法行为免罚轻罚规定。

  工作规范明确了行政检查、行政处罚、合规指导等领域。执法部门组建服务专班,针对企业开办、生产等关键环节开展事前指导。王洪涛举例:“比如餐饮店装修,提前告知分区标准和消防要求,能帮企业避免后期拆改损失。一家200平方米的餐饮店,仅此一项就能节省数万元。”

  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新区已开展事前指导320余次,企业因不规范经营导致的违规率同比下降36%。

  在景津装备股份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一台台隔膜压滤机正在调试。企业副总经理郝兵坦言,曾经因担心核心技术外泄,对产品出口心存顾虑。“我们自主研发的多项技术填补国内空白,但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如何保护知识产权是个难题。”

  了解企业需求后,天衢新区综合执法部联动市市场监管局,为企业提供“专利导航”服务,分析国际专利布局,预警潜在风险,指导企业建立内部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如今,景津装备产品出口至123个国家和地区,还成功获评“好品山东”品牌。

  针对不同行业特点,新区编制了《企业合规指导手册》,并建立品牌培育梯队。今年,山东有研半导体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果虎荣获山东省省长质量奖,背后是新区连续3年的质量提升专项服务。目前,全区已培育省高端品牌企业13家,“好品山东”品牌企业4家,数量居全市首位。

  “提前介入”不仅降低了企业合规成本,也提升了监管效能。天衢新区综合执法部部长马金东给出两组数据:一方面,企业因事前指导平均缩短筹建周期15%,合规成本降低约30%;另一方面,执法部门通过标准化清单和联合检查,执法频次减少30%,问题发现率却提高22%。

  在马金东看来,监管方式转变的本质是政府职能的深化,“优化营商环境不是口号,而是要从‘管理者’转向‘服务者’,真正站在企业角度解决问题。”

初审编辑:李敏

责任编辑:马宝涛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