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撒伟
责任编辑:赫洋
大众网记者 徐瑞 通讯员 林振 德州报道
走进山东省夏津县柳元庄村家风幸福园,一阵浓浓的良好家风气息扑面而来。这里每一棵树木都被冠以新的名字,象征良好家风不同寓意,注入了灵魂。
在园内,一棵30余年树龄的大树高大挺拔、树叶繁茂,村里人把它命名为“长寿树”,祝福村中的老人能够健康长寿。在“长寿树”的旁边,两棵柳树相互依偎,村民们给它们起了另外一个好听的名字——“同心柳”,每到夏天,大树的柳枝垂到小树梢头,就像丈夫在轻抚呵护着妻子的脸庞一般,诉说着夫妻间的浪漫。东南角的“和谐林”树木最多,它们各自生长,互不干扰,寓意村内各个家族和谐共处、互惠互利、共建共享。园中新植的一片槐树林被称为“未来林”,据了解,仅去年一年,该村就有44名孩子考上大学、参军入伍、事业有成,为此新植槐树44棵,寄托着对美好未来的期盼。
“打造家风幸福园,就是让优良家风看得见、摸得着。”郑保屯镇妇联主席杜秋月向记者表示,“我们以家风为切入点,将家风文化和景观公园有机融合,打造家风幸福园。同时,通过榜样评选的方式,把运东好人、好婆婆好媳妇、家风管家、优秀人民调解员、美德信用模范选出来,并将他们的事迹在家风幸福园内挂牌展示,让优良家风融入村民日常生活中。”
不仅是在家风幸福园,在柳元庄村街头巷尾、田间地头,长寿老人的身影随处可见,90岁高龄的老人还能走上街头拉拉家常、亲切交谈。“家风好,俺们的日子才能过得好。小两口不吵架,孩子们孝顺,一大家子乐乐呵呵的,没有那么多的烦心事儿,心态好,俺们就能长寿。”蹲坐歇息的李大妈讲道。
家风是提升群众生活的幸福底色,是一个村庄的内在气质,更是社会发展生生不息的动力。“郑保屯镇将进一步挖掘接地气、鲜活生动、温情感人的特色家风,创新活动载体,丰富活动形式,把倡导优良家风贯穿群众的日常生活中,营造浓厚的家风建设氛围,以小家和美共建社会和谐。”夏津县郑保屯镇党委书记姜振华说。
初审编辑:撒伟
责任编辑:赫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