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秦雅琨
责任编辑:马宝涛
自7月份进入暑期以来,夏津县推出了内容丰富的“社区暑期套餐”,参与居民达10万余人次,为居民带来了一场“视 听 感”全方位沉浸式文化体验。
“社区暑期套餐”活动聚焦青少年身心健康、新就业群体职业病防护、老年人广场文化生活等内容,出现在活动室、广场、街角等公共文体场所,时间安排或清晨或日暮因人而异,居民能“随处”“随时”“随心”感受时代文化新韵。
夏津县第四届夏季男子篮球联赛现场照片
提前谋划早布局,硬件空间提升做地“细”
夏津县建立“1+5”文化书院体系,将时段性任务分配到日常。持续性地完善文化设施、拓展活动空间、搭建共享平台,打造成“微小型”文体“活动点”,为暑期“十五分钟文化生活圈”打好了基础。
在夏津县故道书院朝阳分院,这个“圈”画出了特色“书香味儿”,细致到每个楼道、凉亭。朝阳社区文明实践站充分发挥居民学习的内驱力,依托辖区中小学校、幼儿园、新华书店,将社区打造为“书香家校一体化星级建设”工程示范区。社区24小时城市书房,暑假平均日接待读者百余人次;46处“书香楼道角”“电梯书香数字展示屏”以及广场公共阅读区、书画长廊展示区,作为公共阅读空间和平台;设有纸质书籍2300余册,扫码观看电子书籍近万册,并定期更新、流动,满足居民“所见即可阅 所需即可调”的学习需求。
青少年成语经典故事会现场图片
现在,“夏津县故道书院总院”和中山社区、丰华社区、朝阳社区、会盟社区和锦绣社区5个分院提质增效,践行家风建设全域融合共建机制,进而带动了全县城市社区文化书院建设。夏津县社区分院的一个个“小圈”,汇聚成居民文化生活服务的“大圈”,共同为40余万常住居民提供新时代文明滋养。
紧贴需求赶步伐,服务活动做地“新”
为准确摸清群众需求,提供“合时宜”的文明实践服务。夏津县于2024年8月正式投入使用“三心融合”线上服务平台,实现群众需求一键直达。2025年,在此基础上,又开发上线了“三心融合”手机小程序,融“点单”“学习”“生活”为一体。让居民通过手机移动端,享受优质的文化服务,全流程参与社区文化活动。
“三心融合”平台的“点单”,成为夏津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协调各部门活动的素材依据,为部门安排暑期活动提供决策数据支撑。
今年暑期,夏津县根据往年经验和平台数据,设计准备了一系列形式新颖的文化体验活动。夏津县体育中心主办的社区青少年足球联赛、第四届夏季男子篮球联赛、夏津县太极拳擂台等体育赛事,在各大公园、体育场馆批量开展;夏津县文化和旅游局的青少年成语经典故事会、“非遗进社区”暑期公益课堂,夏津县电影发行放映公司的“你选片 我放映”公益电影进社区活动,在文明实践站特色活动室和广场同步上线;县妇联的“巾帼家政进社区”活动,已走遍18个城市社区。
社区青少年足球联赛现场图片
暑热期间,各社区工作者为外卖小哥、快递骑手等“新就业群体”打造各类“清凉空间”和解暑物品,将炎热的暑期过得清凉而有温度。“三心融合”线上服务平台的引入,让夏津文明实践服务成为“你需我供”的“双向奔赴”。
挖掘资源下基层,阵地吸引做地“实”
为进一步拓展文明实践阵地使用效能和文化功能,夏津县一方面实施文明实践活动场域拓展工程,打造“鄃香·家”文明实践综合体、综合站、街区。另一方面,实施“文明实践+”工程,引入公益力量、市场化运作,打造“鄃城新事”文化社区数字电视和“AI智汇文化厅”在线主播。
实实在在的资金投入和科技加持,迅速提升着文明实践阵地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鄃城新事”文化社区数字电视
夏津县中山社区拥有2486户、6000余居民的老城区社区,作为“鄃香·家”联合体验中心的特色家风社区,融入了县委组织部、县委宣传部、县妇联、县民政局、县教体局等众多县级资金和项目支持,建成了红色家风展厅教育实践阵地、社区家风广播站和家风长廊,形成了家庭摄影展、家风故事分享、家园课堂等长期有效的主题活动。文明实践站的这些“沉浸式”体验,让优良家风滋润着千家万户,将夏津县“和合家风”文化特色历久弥新。
暑期来临前,夏津县集中上线了“鄃城新事”文化社区数字电视和“AI智汇文化厅”在线主播,意在满足群众居家线上文化生活。通过手机、电视、平板等电子设备,居民可实现“优质资源免费”“电子带娃可控”“居家养老不单调”,还可以跟随AI主播探访历史人文、了解天气变化、感受社区文化,陪伴居民度过一个有深度、有内涵的暑期。
科学布局、提升空间、升级服务是夏津县文明实践的手段,紧贴群众需求、扎实工作投入是夏津县“社区暑期套餐”恰如其分的“法宝”。(通讯员 田文静)
初审编辑:秦雅琨
责任编辑:马宝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