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赫洋
责任编辑:白雪
在疫情面前,禹城市张庄镇党委、政府重点落实“五字箴言”,临时调整班子成员分工,凝聚疫情防控工作合力,筑牢疫情防控防线。目前,张庄镇经过两次全员核酸检测,辖区内群众检测结果均为阴性。
“声”入人心
为让群众了解防控形势,配合防疫工作,消除恐慌情绪,张庄镇主动发声,配备专人专职建立宣传引导组,利用各村广播和镇流动宣传车轮番发声,把全市的疫情防控政策和声音传递给每一位群众。组织镇区门店的电子屏亮起来,在主要干道、重点场所、醒目位置悬挂横幅150条,发放《为共同做好疫情防控致全镇群众的一封信》10000余份。通过微信、短信、公众号等实现“线上+线下”宣传联动,营造全民抗疫氛围。对在疫情防控期间出现的典型事例、先进人物,专刊、专栏报道,并积极向上级媒体推送10余条,以典型人物塑造环境,以典型事迹正面引导。
“封”关锁口
张庄镇面对工作人员不足的情况,积极叫响“我是党员,我在一线”口号,动员辖区党员干部、积极分子、志愿者践行责任使命,参与疫情防控。点上封得住。落实点对点、人对人管理,对密接者、次密接者曾出入的场所、楼道、街巷落实“五包一”责任,班子成员负总责靠前指挥、坚守一线,管区书记带班到岗,一般干部、医务人员、公安民警紧急集结,24小时盯靠到位,严格落实“区域封闭、足不出户、服务上门”。启动“五级网格化”,实行镇区网格长、胡同排长、社区楼长管控,发挥基层治理“微”力量。面上防得牢。全镇220余家门店、47个未拆迁村、4个小区,全部严格落实封闭管理,严密排查登记,建设硬隔离,保留单个通道。
“排”门逐户
排查本土相关。持续对接上级推送名单,对密接者、次密接者第一时间联系告知、第一时间封控到位、第一时间对接隔离、第一时间排查流调,坚决把隐患控制在最小。稳妥有序划分“三区”,确保与市级工作衔接不脱轨,在摸排时做到村不漏户、户不漏人。排查外来流入。“外防输入”同样重要,组织居家隔离干部电话联系输入人员,参与摸排工作;派出所干警及时收集、掌握、通报外来重点人员的信息,各村认真落实网格化排查制度,坚持日排查、日报告;严格落实健康监测服务,登记、上报、服务链式排查,确保稳定可控。排查风险漏洞。班子成员牵头,新老干部组合建立督导检查组,“巡回式”不间断督导,对在疫情期间出现的坐班值守不及时、空岗、缺岗等问题通报个人、拍照留痕、整改落实,严肃工作纪律,为纪委执纪监督提供线索。
“疏”密有致
疏通“五级网格”体系。加快对“五级网格化”治理体系再疏通再落实,所有生产企业、主次干道、居民住宅、经营业户、公共场所等全部纳入疫情防控治理网格,党员干部责任到户,不留空隙、不交叉重叠。以疫情防控为近期目标重点,构建政府为核心、管区为主线、网格为基础、干部为抓手、门店为主体的“五级网格”体系,通过建立微信群、通知群,让政策、服务构筑起直达“毛细”的“血管网络”,实现信息共享。疏通物资保障渠道。打通配送渠道,对封控区、管控区群众生活物资按天筹集,联系车辆点对点配送;建立运输渠道,主要领导联系物资,防护服、消毒液等防疫物资分批储备到位,确保抗疫“底气足”。疏通核酸检测秩序。镇机关干部、村干部负责物资携带、现场空间设置及秩序维护等工作,疏通现场秩序、熟悉检测流程,现场严格落实登记、扫码等防控措施,间距延伸至“两米线”,严防交叉感染。对行动不便的老、小、病、残等特殊群体,入户采样让核酸检测工作有力度更有温度。
“消”患未形
核酸检测消除病例可能。全镇现已集中开展两轮核酸检测,管控区、封控区已开展四轮核酸检测,保证对重点人群的检测全覆盖。采取线上通知、线下“敲门”等举措不断提高检测覆盖率,核酸检测精确化,全力落实“不落一户、不漏一人”。定时卫生消杀潜在隐患。协调消杀队伍,对封控区、管控区每天集中消杀2-3次,各村募捐、采购多措并举储备消毒设施,定时卫生消杀,落实核酸检测前后消杀规定动作,将潜在隐患消除。心理疏导消减心理压力。及时发布《告学生一封信》、《告张庄镇群众一封信》等,做好心理干预与疏导。及时发布官方消息用科学声音消除恐慌,号召党员干部当好“采购员”、“送货员”,用力行示范消释群众顾虑,用人文关怀消解群众担忧。
(通讯员 张鹏 李兆涛)
初审编辑:赫洋
责任编辑:白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