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赫洋
责任编辑:赫洋
海报新闻记者 武红鹏 通讯员 王芳 德州报道
“禹城大战是中国人民对日本侵略者的收官之战,记录了渤海军民英勇抗击日寇的红色历史,意义重大。”5月24日,由德州市委党史研究院牵头组织开展的“走进冀鲁边”媒体采风活动采访团一行来到德州禹城市,循着火车的轰鸣声步行穿过一条碎石路,在铁路边一块镌刻着“禹城大战旧址”的石碑处,禹城市委党史研究中心主任李波向记者介绍道。
石碑背后,是一座几十米高的水塔。据李波介绍,这座水塔原本是日军为保证火车站供水需求而修建的。1945年,由于构造坚固,易守难攻,便于发挥火力,这座水塔成了日军据守的重中之重。远远望去,依然可以在水塔的外壁上看到清晰可见的弹痕。
再往前,有一座旧砖房,屋门上方隐约可见“禹城站”三个字,这就是禹城老火车站的候车室。在火车站铁路南偏西方向,既西道洞子南往东拐,曾是日本侵略者的兵营,这里曾驻扎过上千日本士兵。
自上世纪初,天津到南京浦口的津浦铁路建成通车,一百多年来,禹城车站一直就是中国东部地区纵贯南北铁路干线上的一个重要节点。
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军沿津浦铁路向南侵犯,10月就攻占了禹城。1945年日本无条件投降后,国民党反动派为了抢占胜利果实,扩大地盘,命令各地的日军不准向八路军、新四军等抗日武装缴械投降。禹城周边的日军更是将兵力集中在禹城车站地区,妄图依托车站和城镇的防御工事,负隅顽抗。
10月到12月,山东省五大军区之一渤海军区组织兵力,向拒不投降的日伪军残部发起总攻。
1945年12月30日,渤海军区特一团接到了“彻底消灭这股日军残敌”的任务,在军区司令员袁也烈、二分区司令肖锋、政委曾旭清指挥下,我军向集结在禹城火车站的日本侵略者发起了攻击。当晚,攻克炮楼2座,毙敌50名,俘敌3名,缴获步枪20余支,将日寇压缩于孤立的营房。
12月31日,渤海军区继续向禹城火车站拒绝投降的日军发起猛攻,日军待援不至,遂放弃车站向济南方向逃窜,钻入八路军的口袋阵。经过激烈战斗,日军山谷大队的8个中队被全歼。此战共击毙日军120名,伤敌161名,俘虏日军大队长山谷掠二郎以下守敌500余人。
记者了解到,禹城火车站片区承载着禹城人民繁荣发展的美好回忆,禹城火车站大战作为中国人民对日本侵略者的最后一战,是禹城深入挖掘红色资源、打造红色地标的重要抓手。5月13日,禹城市召开火车站片区改造建设工作启动动员大会,指出将兼顾好火车站片区文化气息与现代元素、历史风貌和民生改善,用好禹城大战红色资源和民国风貌老旧建筑,发展网红经济,打造打卡圣地。
初审编辑:赫洋
责任编辑:赫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