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秦雅琨
责任编辑:曲欣萍
“我19岁参军,入伍训练了两个月就随部队进入朝鲜,参加抗美援朝战役。”“子弹在耳朵边嗖嗖地飞,但我们根本顾不上怕,只知道挺着身子往前冲……。”禹城市房寺镇抗美援朝老兵王成生讲述着那段刻骨铭心的铁血往事。尽管时光白了鬓角,皱纹爬满脸庞,但老兵腰背挺直,目光坚毅,声音洪亮,永远闪耀着“最可爱的人”特有的英雄气概。
为进一步激发基干民兵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战斗血性,锤炼敢于牺牲奉献、攻坚克难的战斗精神,7月31日,禹城市房寺镇人武部和退役军人服务站在八一建军节前夕,邀请抗美援朝老战士王成生和白春平在猎鹰全民国防教育基地为房寺镇民兵应急分队讲党史军史。
抗美援朝老兵王成生是禹城市房寺镇黑王村人,白春平是邻村白庄村人,两人在1953年3月一起随部队入朝参战,他们向民兵回忆了在朝鲜作战的一段段经历。回忆起那些战斗经历,92岁的王成生老人仍带着自豪和乐观,沧桑往事或许模糊,但那份军人热血与爱国情怀仍清晰映衬在他眼中,这一份爱国情怀也深深地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个人。
王成生说,尽管当时衣食住行条件都极其艰苦,但他仍与战友们一起英勇战斗。通过聆听王成生讲述起那段战火纷飞的峥嵘岁月,现场的基干民兵深切地感受到战争的血雨腥风和残酷无情,更感受到革命先辈为民族独立、人民幸福不懈奋斗、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
随后,王成生和白春平两位老战士和民兵们一起参观国防教育基地,两位老兵抚摸着作战武器仿真模型,勾起了他们脑海最深处那段赴朝作战的艰苦岁月。王成生当兵时获得过“优秀射手”称号,对以前那些武器模型的型号和使用性能如数家珍,特别是看到基地负责人张喆在介绍95式步枪模型时,立刻提醒:“枪口要朝天,不能对着人。”那种融在血液里的战斗意识和战斗纪律,让在场人员无不动容。当他看到现代海军护卫舰和空军战斗机模型时,激动万分地说:“祖国强大了!”
一上午的时间里,王成生和白春平两位老战士为大家讲述为国为民冲锋陷阵的热血故事及所见所感,给基干民兵带来的不仅是感动和震撼,更有启迪和思考。当两位老战士向大家告别离场时,基干民兵集体起立向老人敬礼致敬。
近年来,房寺镇持续深化“老兵故事时时讲、红色基因代代传”活动,抗美援朝老兵王成生和白春平已经成为该镇人武部和退役军人服务站组织民兵和退役军人教育训练时的“客座教授”,每次集合训练、重要节假日,都会邀请二人深入活动现场,用朴实的语言向大家讲述一个个英勇抗敌的故事,一同分享自己军旅生涯中的点点滴滴,展示当年的珍藏物件、信件、功勋章等。民兵和退役军人从革命故事中听到了当年的军号嘹亮,真切感受到那段难忘岁月的刀光剑影,从革命先辈的浴血奋战中感悟什么是血性。“老兵讲的是故事,传承的是红色军魂和勇敢的尚武精神。我们要从中汲取奋勇向前的力量,把这种力量转化为干事创业的前进动力,立足本职岗位,主动担当作为,使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房寺镇武装部长贾吉超表示。
下一步,房寺镇人武部和退役军人服务站将持续推动“老兵故事时时讲、红色基因代代传”活动进乡村、进学校、进机关,扩大教育影响面,让行走的“活党史”更加深入人心。(通讯员 姜国栋)
初审编辑:秦雅琨
责任编辑:曲欣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