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城辛寨镇:拉呱亭架起干群连心桥

2025-09-16 17:23:32 来源:大众网 作者:秦雅琨

  “前几天咱村孩子差点滑进河里!这河道边没个防护,不管走路还是过车,心里都发慌!”清晨的阳光刚洒向辛寨镇苏庄村,“书记拉呱亭”里已聚起一群村民,你一言我一语地围着村支书柴洪卫,把河道安全的揪心事摆到了台面上。

  谁也没料到,这桩“聊出来”的隐患,解决得比想象中更快。村里立刻开启“线上征集意见+线下集中议事”模式,党员、村民代表围坐亭中,你提方案、我算成本,没几天就定了调:建一道312米长、1.2米高的防护墙!当混凝土浇筑的墙体沿着河道缓缓“生长”,村民路过时总忍不住多瞅两眼:“这下好了,大人孩子河边走,踏实!”

  “在拉呱亭里说话,不用绕弯子,有啥心事尽管倒!”这是辛寨镇村民常挂在嘴边的话。不管是张家水管漏水的琐事,还是村里修路占地的大事,大伙儿总爱往亭子里凑—木凳一坐、茶水一倒,干部和群众就像街坊邻居拉家常,没了“官”与“民”的距离感。

  梁河新村村民杨金彦,就靠着这“拉家常”解了心头大疙瘩。“同村人欠我4万元,拖了快一年,我实在没辙,就在亭子里念叨了两句。”让他惊喜的是,村支书丁书记当天就把欠款人请到亭中,三方围坐,你说难处、我讲情理,没一会儿,欠款人就红了脸:“是我不对,今天就把钱还上!”拿着失而复得的欠款,杨金彦攥着丁书记的手直念叨:“这亭子不是摆设,是咱老百姓的‘解忧站’啊!”

  在辛寨镇油坊村,“拉呱亭”也同样发挥着关键作用。村里一直想丰富村民的文化生活,可对于具体的改造方向,村干部心里没底。一次,在“拉呱亭”的日常交流中,文艺爱好者、村级文化管理员张玉美提出,将村里闲置的活动板房改造成歌唱平台,打造村头广场“KTV”,让村民们有个休闲娱乐的好去处。这一想法刚出口,立刻引发了在场村民的热烈讨论,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补充完善着方案。有的建议在广场周边增设健身器材,方便老人孩子日常锻炼;有的提出要购置专业的音响设备,提升歌唱体验。村干部认真倾听着每一条建议,随后组织召开民主议事会,正式将这一改造项目提上日程。最终,在多方的共同努力下,村里先后投入20余万元,不仅成功将活动板房改造成了歌唱平台,还修建了标准化篮球场、塑胶广场,购置了舞蹈队服、锣鼓等物品。如今,每到夜晚,油坊村的广场便热闹非凡,广场舞、歌唱表演、篮球比赛等活动轮番上演,村民们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

  这小小的“拉呱亭”,功能远不止“听诉求、解纠纷”。村里要修文化广场,先到亭子里听村民说“想建在哪、要啥设施”;修订村规民约,把草稿贴在亭柱上,让大伙儿提“哪条不合适、哪条要补充”;就连政策宣讲、典型教育,也选在亭子里—干部拿着小册子,用方言讲医保报销、说反诈知识,村民听得明白、记得扎实。

  “以前是我们揣着本子上门找问题,现在是群众搬着凳子主动来说事;以前是政府‘单打独斗’,现在是干群‘同心合唱’。”辛寨镇党委书记宁传民深有感触地说,“7座亭子,架起7座连心桥,这就是咱基层治理的‘活样本’!”

  如今,辛寨镇的“拉呱亭”还在不断“升级”:有的村在亭子里摆上了“意见箱”,有的村开通了“线上拉呱群”,让在外务工的村民也能“远程发声”。村干部们说,要把服务做得更细、更实,让群众的“急难愁盼”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着落,让这小小的亭子,继续绘就辛寨镇干群和谐的暖心画卷。(通讯员 王晓菲 徐笑利)

初审编辑:秦雅琨

责任编辑:马宝涛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