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马宝涛
责任编辑:白雪
大众网乐陵10月27日讯(通讯员 李玉胜 刘敏 赵玲)“国强路口正在修管道,12点之前就能送上水。”10月24日上午9点33分,记者来到乐陵市自来水公司时,热线电话值班员高婷正在接听一位群众打来的电话,询问家里停水的问题。12点,高婷给这位群众打去电话,得到的回答是,半个小时前就有水了。
目前,乐陵全市70万城乡群众全部喝水黄河水,百万亩耕地全部用上黄河水,其中,近七成实现了暗管铺到地头的“自来水”灌溉。对现在的用水问题,用乐陵市黄夹镇前周村村民周洪昌的话说是:“一嘴说不出俩好来。”
百姓用水,看似平常生活中的小事,在乐陵市,却一直被奉为改善民生的头等大事。“水是生命之源、民生之本,只要关乎群众切身利益的事,再小我们也要全力以赴。”乐陵市委书记曲锋说。理顺供水管理体制、持续加大资金投入、提高供水水质……乐陵市将用水这一群众身边的小事做的越来越出色,实现了城乡供水一体化、农村供水城市化,可谓群众用水无忧、庄稼“喝水”不用愁。
两库两厂一网,70万城乡群众吃水无忧
10月24日上午,乐陵市黄夹镇前周村村民周洪昌拧开家里的自来水龙头,不一会儿功夫一桶清澈的黄河水接满了。“现在不仅能24小时供水,水压还很大,最重要的是水质安全,喝着放心!”周洪昌高兴地说。
乐陵市地下水质较差,浅层地下水苦咸,深层地下水喝着还可以,但是含氟高,容易导致骨质疏松,产生氟斑牙。乐陵市进一步理顺供水管理体制,将自来水公司划归水务局管理,从根本上改变了城乡分割和部门分割的水资源管理体制,使有限的水资源得到了合理调配和高效利用。同时,先后投入资金2.6亿元实施安全饮水工程,铺设供水管网1618公里,建起加压泵站6处,将供水管网延伸到了全市1089个村,70万城乡居民全部用上了安全清洁的“放心水”。
“虽然实现了全市城乡供水一体化、农村供水城市化,但在保障供水质量方面仍有很多不足。为此,我们新建水源水库一座,以调节水资源丰蓄枯用、保障饮水安全实现双水源供给。现在,新建的丁坞水库已经投入使用了。”乐陵市自来水公司经理赵富庆说。目前,该市已形成了两座水库互保、两座水厂相连、一张管网贯通、六座泵站提升的格局,保证了全市城乡供水同源、同网、同质、同压。
40个末梢监测点,确保水质100%达标
10月23日,在乐陵市城区张枝梅村末梢水质检测点,该市自来水公司工作人员取水进行水质检测,仪器上显示余氯含量正常。“我们设立了40个末梢检测点,定期采集水样检测,确保将安全水送到千家万户。”赵富庆说。
上千公里的管网延伸到上千个村庄,供水质量和安全问题责任重大。为随时掌握供水水质情况,该市投资260万元,建起了配套设施完善的水质检测中心,可以对42项水质项目进行检测。同时,投资300多万元建起了综合调度信息中心,实现了从原水输送到供水末梢全过程安全监控。在乐陵市自来水公司综合调度信息中心的大屏幕上,供水管网的水压、水质、水量情况及视频采输系统、管网测压系统、重要输水线路视频监控系统的数据和画面都一目了然。据介绍,通过自动化控制系统、监控系统、网络系统以及服务热线和微信平台,综合调度信息中心可与维修队伍形成联动,为群众安全饮水提供技术支持和保障。
“目前,我们城乡供水普及率、水质达标率均达到100%。两个水厂日供水能力达7万立方米,可满足乐陵城乡未来10年的用水需求。”乐陵市水务局局长王洪兴说。
兴水强农惠民,百万亩耕地用上黄河水
“过去浇地要往地里抬机器、扛送水带,一般得连续浇上几天几宿,还得用上三四个壮劳力。现在到地里拧开出水口的开关,黄河水就能通过地下管道涌进农田,真是太方便了。”丁坞镇小化村63岁的村民王月平高兴地说。
多年来,农田浇水一直是老百姓最头疼的一件事。每到浇地时,抗旱时节打机井、安装机器、铺管子……,几个壮劳力也忙不过来。王月平对此深有体会:“以前真是全家老小齐上阵,家家户户在地头儿排队等,遇到孩子们在外打工回不来,还得花钱雇人来帮忙。现在拧开田边的开关,黄河水就送到了田间地头,俺一个人就能全包了。”更让王月平高兴的是,用上了黄河水后,粮食的产量也提高了。
如今,在乐陵市多数乡镇街道的田间地头都能看到标有“水利”字样的泵房、给水栓。自2010年以来,为解决农田灌溉引水渠道长、灌排设施不完善,提高农田灌溉用水效率,乐陵市秉承疏通灌溉大渠、培植“毛细血管”的理念,大力推进兴水强农惠民工程。先后投入1.8亿元,在花园镇、郑店镇、杨安镇、孔镇镇、丁坞镇、寨头堡乡等地建设40余处优化灌溉精品工程,共清理河流淤泥累计335万方,新建泵站373座,铺设PVC输水管道2908.28千米,安装给水栓3.5万个,全市百万亩耕地全部用上了黄河水,其中,近七成实现了暗管铺到地头的“自来水”灌溉。
初审编辑:马宝涛
责任编辑:白雪
10月27日下午,“大美乐陵·幸福枣乡——第一届中国网络媒体乐陵行”采访团走进乐陵市杨安镇调味品博物馆。乐陵市委书记曲锋代表乐陵市委、市政府对采访团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简要介绍了乐陵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向各媒体集中推介了乐陵市的枣产业、体育产业、调味品产业、希森马铃薯种植四张特色产业名片,以及乐陵市委市政府在民生建设等方面的亮点工作。 [详细]
中医馆张贴着中医治病的流程,药食厅陈列着各种中药材……27日下午,“大美乐陵·幸福枣乡——第一届中国网络媒体乐陵行”的采访团走进了乐陵市杨安镇中心卫生院,以“国医堂”为代表的中医元素的引入,让群众在体验中医疗法之余,还能进一步了解中医传统文化和中医保健知识,真可谓是一举两得。 [详细]
随着气温变低,火锅类餐饮消费进入旺季,为严防不合格羊肉及其制品流向餐桌,近日,德城区食药监局结合创建省级食品安全城市,整合科所力量,抽调人员成立专项行动稽查队,在全区农贸市场、大型超市、批发经营单位集中开展专项行动。 [详细]
“我是在它树荫下长大的,现在棚改了,我搬了,但幸运的是它还在,隔三差五地来看看,能勾起我对往事的回忆。”刘先生双手颤巍巍地抚摸着一棵老枣树,晶亮的眼里若有所思。27日上午,“大美乐陵·幸福枣乡——第一届中国网络媒体乐陵行”采访团来到了新建的潘家休闲公园,这个地方原本是一片庄稼地,2015年8月份,乐陵市委、市政府本着“为民务实”的情怀,投资3亿元开始进行改造。值得注意的是,在改造的过程中,枣林得以保留并成为了新建公园的主要依托。 [详细]
作为金丝小枣之乡,乐陵有几千年的种枣历史,乐陵小枣不仅味道甜美,枣树背后还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积淀。10月27日,“大美乐陵·幸福枣乡——第一届中国网络媒体乐陵行”采访团来到乐陵市金丝小枣文化博物馆,感受枣乡文化的魅力。[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