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这厢边,一位巧妇挥动剪刀,游走指尖上下翻飞,几下便剪出一只凤凰;那厢边一人双眉紧锁,神情专注, 一刀下去木屑飞溅.......8月25日,在第六届山东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交易会上,德州手工艺人展示着高超的传统技艺,坚守着非遗文化的舞台。德州的非遗文化在这些艺术家的手中代代相传,显现着历久弥新的魅力。今天,大众网带您一起欣赏德州“匠人精神”与他们的“匠心作品”。

轮播图 更多>>

聚焦文博 更多>>

第六届文博会落幕 86万人次参观德州展区

 8月28日,第六届山东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落幕。德州市被第六届山东文博会组委会授予“优秀展示单位”奖...<详细>

聚焦第六届山东文博会:“德之舟”扬帆远航

8月25日上午9点半,第六届山东文博会刚刚开幕,德州展区就热闹了起来:汉服吟诵《陈亢之问》、杂技《柔...<详细>

第六届省文博会开幕 景文新参观指导德州展区

8月25日,第六届山东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交易会在济南国际会展中心开幕。<详细>

德州鬲畔书画艺术小镇项目签约 投资约12亿元

8月25日,山东省重点文化产业项目签约暨首届山东省文化企业30强发布仪式举行。<详细>

点击添加资源

非物质文化遗产——木刻刀笔书画 更多>>

11.jpg

 

刻、铲、凿、上漆、贴金……唐木人每天的生活完全沉浸在自己的艺术世界中。“匠人”就是要心无旁骛地做好自己的工作,穷尽一生磨炼自己的技能,并能很好地享受专注做事带来的内心宁静。追求细节,追求品质。

3.jpg

 

4.jpg

 

5.jpg

 

6.jpg

 

7.jpg

 

8.jpg

 

非物质文化遗产——橄榄核微雕 更多>>

说起刘铁成与核雕结缘,要追溯到十多年前那一次旅游,使他邂逅了小小的橄榄核。他仔细端详,发现方寸间竟能有这么多变化,这让他兴趣大增,自此便沉迷其中了。

 

在这些手工艺人或是爱好者中,他们中有人是因为专业而爱上手作,有的是因为兴趣,有的则是为了传承,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点,都是对手作的坚持。我们在惊叹于匠人们精美作品的同时,更感动于他们对手工的坚持。

刘铁成曾对着一枚枚橄榄核雕刻至深夜,手指被刻刀划破无数次,直至最后生出厚厚的老茧,这雕刻的技术才算练成了。一个单核,从拿到核,设计题材、动刀到成品,耗时半个月并不鲜见。

 

在这些手工艺人或是爱好者中,他们中有人是因为专业而爱上手作,有的是因为兴趣,有的则是为了传承,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点,都是对手作的坚持。

 

11.jpg

 

刘铁成在多年的创作过程中不断创新突破,不断追求更高雕刻境界。他经常说,“每一个作品都不重复,绝不做雕一辈子罗汉金刚的工匠。求奇、求怪、求唯一。这既是尊重作品也是尊重自己!”

 

制作微雕是做减法的一个过程,每一刀的切割,都是为了那个最终的呈现,这也让他领悟到,人生不总是在做加法,有些时候做减法也能够达到目的。

 

中国传统的技法是时间的积淀,是手艺的积淀,当不同材质相遇,不同的技法在碰撞中发酵、成熟,产生新技法,又创造出新的艺术形态,这是现代匠人所探寻的一种新状态。

 

非物质文化遗产—德州黑陶 更多>>

在器物烧成的最后一个阶段,从窑顶徐徐加水,使木炭熄灭,产生浓烟,有意让烟熏黑,而形成的黑色陶器。它是继彩陶之后,中国新石器时代制陶业出现的又一个高峰。

 

德州黑陶是中国黑陶的一种,古老的汉族制陶技艺,因出土于山东省德州市而得名。中国黑陶距今已有约6000年的历史,德州黑陶德州陶器起源于龙山文化。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大汶口——龙山文化。

黑陶作为陶艺奇葩,有着古老而悠久的历史,上可追溯到早在父系氏族著名的大汶口文化。距今约有四五千年。

 

黑陶文化是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文化长河中孕育的一颗璀璨的明珠,是人类历史发展中最辉煌的篇章,被当今社会各界誉为“土与火的艺术,力与美的结晶”。

 

德州黑陶是一种无釉陶器,采用京杭运河两岸的红胶泥作原料,用传统的手工轮制成型,在坯体的晾干过程中压光,雕刻然后烧成。

 

德州黑陶的艺术价值源于其独特的工艺特点,轮制成型,使产品造型粗矿朴拙,无釉压光,使表面虽有光泽却不浮艳,黑色陶体在不同光线角度下呈紫靛银等不同光泽,晶莹幻变,富有金属感,“叩之如馨,望之似金”。

 

它采用手工轮制,既保留了传统的单层拉型成坯,也创造出一底双层合成坯。或复制、或衍化、或创新,各种仿商绢简、仿青铜陶鼎,镂空花瓶、浮雕瓶、笔洗、笔筒、葫芦、香炉、烟壶、挂盘等,简洁酣畅,古朴典雅。

 

坯体刻花采用红雕、浅雕、透雕等多种表现手法。纹饰多取材于自然景物,如松、竹、梅、菊、牡丹、鸟、蝶、鱼、虫,并汲取了剪纸、木雕、刺绣等艺术形式的特点。

 

非物质文化遗产——建志剪纸 更多>>

剪纸是一种用剪刀或刻刀在纸上剪刻花纹,用于装点生活或配合其他民俗活动的民间艺术。2014年底,张建志剪纸成功入选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大众网记者 撒伟 摄)

 

剪纸是一种用剪刀或刻刀在纸上剪刻花纹,用于装点生活或配合其他民俗活动的民间艺术。2014年底,张建志剪纸成功入选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如今,博采百家之长的张建志在剪纸方面已经小有所成,不仅屡屡获得国家级大奖,作品也常常在各级展会上受到国外友人的抢购。(大众网记者 撒伟 摄)

 

为了追逐剪纸梦想,张建志一度前往北京、佛山、台湾等地拜师学艺,不断提升着自己的剪纸技艺。(大众网记者 撒伟 摄)

 

张建志生于禹城市一个剪纸世家,打小就喜欢拿起剪刀,在一张张红纸上剪裁心中的世界,长大后从事过管理等工作,但是手中的剪刀一直没有放下。(大众网记者 撒伟 摄)

 

如今,博采百家之长的张建志在剪纸方面已经小有所成,不仅屡屡获得国家级大奖,作品也常常在各级展会上受到国外友人的抢购。(大众网记者 撒伟 摄)

 

长达8米的《清明上河图》、彩色剪纸《百子图》……在张建志的工作室里,一幅幅多年剪刻的作品被张建志珍藏着。(大众网记者 撒伟 摄)

 

长达8米的《清明上河图》、彩色剪纸《百子图》……在张建志的工作室里,一幅幅多年剪刻的作品被张建志珍藏着。(大众网记者 撒伟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