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晚报讯(记者 高畅 通讯员 韩炜)近日,一名七旬老人为修电视独自骑三轮车出门,当老人骑至青年路五环体育馆附近时突然昏厥,从三轮车上摔落,周围路过的市民报警并拨打了120,但老人却停止了心跳。路过的市民们怀疑,老人或因高温引起疾病导致的不幸。
老人下午2点骑车去维修电视
26日下午2点左右,家住青年路某小区的七旬老人康大爷家中电视机出了故障,无法正常观看。此时,康大爷的子女都已出门上班,家中仅剩他一人,翻遍了所有的电话本,康大爷都没找到电视维修的电话,于是他便决定亲自骑三轮车将电视送往维修店。由于不会使用手机,康大爷只带了钥匙和现金出门。
把电视搬到三轮车上,康大爷便骑着车子赶往北边的修理店。由于正值一天中气温最高的时候,康大爷搬完电视后已经满头大汗,骑上三轮车后,他出汗更加厉害,呼吸也开始困难。但康大爷并未在意,也并未停车歇息,他把这当成了天热的正常反应,因为以往天气酷热时康大爷也会浑身不舒服。急于修电视的康大爷完全忘记了自己曾患有心脏病的事。
天气炎热突发急症要了他的命
当他骑了不到十分钟,行至五环体育馆附近时,意外发生了。喘不上气来的康大爷张大了嘴,脸憋得发紫,浑身是汗,正想减速停车休息的他却突发急症——康大爷突然从三轮车上摔落,抽搐几下后便躺在地上一动不动。
正巧路过的市民见状吓了一跳,急忙报了警,并拨打了120急救电话。建设街派出所民警率先到达事发地,但此时康大爷已经没了呼吸,心跳也已停止,民警只能等待医护人员的专业救治。不一会儿,救护车来到现场,民警将康大爷抬上车进行救治。但不幸的是,康大爷因突发心脏病而猝死,抢救无效死亡。
有心脏病、“三高”的老人警惕高温
中国水电十三局医院的医护人员介绍,由于天气闷热,人体大量出汗、脱水,导致血管收缩、血压增高、内分泌紊乱,有既往心脏病病史以及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基础病的患者应提高警惕。
一般来说,当环境气温达到33℃,老年人应停止体力活动;当环境温度达到35℃至36℃,老年人应适当停止一些活动,包括散步、做饭等日常活动。
■相关链接
老年人中暑应就地救治
高温时老人一旦发生中暑症状,可采取以下措施:
1.药物降温。体温在40℃以下者可口服解热药,如去痛片、阿司匹林、人丹、十滴水等。
2.物理降温。迅速帮老人脱离高温环境,到阴凉处后可用凉水、湿毛巾、冰块等敷于老人的额头、脖子、双腋窝下、腹股沟等处。有条件的最好能进空调房间进行降温。
3.给氧。患有心脑血管病的老人,中暑后供氧器官功能会明显下降,组织供氧减少。此时最好把老人安排到空气流通的环境里,必要时需给老人吸氧。
4.治疗并发症。中暑后的老人,需特别注意心脑血管等并发症的发生,一旦休克、心衰,其危险性更大。
5.重症患者必须到医院对症处理。注射冬眠合剂,伴有呼吸衰竭者应注射呼吸兴奋剂,周围循环衰竭者应补充葡萄糖或生理盐水,以补充能量和丢失的水分。
初审编辑:马宝涛
责任编辑:蔡亚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