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的防控

2016-06-17 来源:大众网 作者:

  德州市妇幼保健院儿科主治医师丁燕燕做客大众网

  德州市妇幼保健院儿科主治医师丁燕燕做客大众网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收看本期健康公益讲座栏目。本期做客的嘉宾是德州市妇幼保健院儿科主治医师丁燕燕。丁医生,你好,欢迎您来大众网做客。

  丁燕燕:主持人好,各位网友大家好。

  主持人:丁燕燕主治医师从事儿科临床工作多年,在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对儿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具有较高的水平,尤其擅长危重症患儿的救治及新生儿疾病的治疗。今天她给大家带来的是有关“手足口病防控”的知识。首先,我们请丁医师介绍一下什么是手足口病?

  丁燕燕: 好的,首先我们先认识一下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以5岁以下婴幼儿发病为主。大多数患者症状轻微,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少数患者可并发脑膜炎、脑炎、呼吸道感染和心肌炎等,个别重症患儿病情进展快,易发生死亡。

  少年儿童和成人感染后多不发病,但能够传播病毒。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主要是肠道病毒71型(EV71) 和 A组柯萨奇病毒(CoxA) 。EV71感染引起重症病例的比例较大。肠道病毒传染性强,易引起暴发或流行。手足口病流行无明显的地区性。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以夏秋季多见。

  该病流行期间,可发生幼儿园和学校集体感染和家庭聚集发病现象。

  人对肠道病毒普遍易感,显性感染和隐性感染后均可获得特异性免疫力,持续时间尚不明确。病毒的各型间无交叉免疫。因此得过手足口病的人也有可能再次感染。目前没有研制出手足口病疫苗。

  主持人:丁医生,上面你讲到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主要是肠道病毒71型和 A组柯萨奇病毒,这些病毒的特性是什么呢?

  丁燕燕: 手足口病病毒适合在湿、热的环境下生存与传播,75%酒精和5%来苏对其消毒作用不大,但对紫外线及干燥敏感。各种氧化剂如,84消毒液、高锰酸钾、漂白粉等,甲醛,碘酒都能灭活病毒。病毒在50 ℃可被迅速灭活,病毒在4 ℃可存活1年,在外环境中病毒可长期存活。

  主持人:丁医生,你还讲到少年儿童和成人感染后多不发病,但能够传播病毒。手足口病的传染期有多长呢?

  丁燕燕: 感染病毒后2--10天)发病,所以疑似儿童观察期为10天。发病后10天,都有传染性,因此确定患儿隔离期为10天及以上。

  主持人:手足口病病毒都是通过什么途径进行传播的呢?又有哪些东西属于传染源呢?丁医生。

  丁燕燕:人是肠道病毒唯一宿主,患者和隐性感染者均为本病的传染源。

  肠道病毒传播有四条途径:一是经粪-口传播。二是呼吸道飞沫传播。三是经接触病人皮肤、粘膜泡疹液而感染。发病前数天,感染者咽部与粪便就可检出病毒,通常以发病后一周内传染性最强。四是病人粪便、疱疹液和呼吸道分泌物及其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食具、奶具、床上用品、内衣以及医疗器具等均可造成本病传播。

  主持人:丁医生,我们家长怎么判断宝宝是否患有手足口病呢?

  丁燕燕:手足口病一般的临床表现是手、足、口、臀部皮疹,伴或不伴发热。皮疹具有不痛、不痒、不结痂、不结疤的四不特征。疱疹周围可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部分病例仅表现为皮疹或疱疹性咽峡炎。重症病例可有神经系统表现、全身症状等。极少数重症病例皮疹不典型,临床诊断困难,需结合实验室检测做出诊断。

  主持人:既然手足口病这么厉害,我们家长平时要注意些什么呢?

  丁燕燕: 不论是医生在诊疗活动中,还是防保人员现场调查处置时均要向家长指导和宣传手足口病的预防知识:

  1. 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给儿童洗手,不要让儿童喝生水、吃生冷食物,避免接触患病儿童;

  2. 看护人接触儿童前、替幼童更换尿布、处理粪便后均要洗手,并妥善处理污物;

  3. 婴幼儿使用的奶瓶、奶嘴使用前后应充分清洗;

  4. 本病流行期间不宜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如超市、医院等),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勤晒衣被;

  5. 儿童出现相关症状要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居家治疗的儿童,不要接触其他儿童,父母要及时对患儿的衣物进行晾晒或消毒,对患儿粪便及时进行消毒处理;轻症患儿不必住院,宜居家治疗、休息,以减少交叉感染。

  最后,幼儿园和学校也是手足口病的防治重要场所,老师及学校负责人务必严格落实防控办法,避免疫情出现。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让我们共同携起手来作好各项措施防控手足口病,为儿童的健康成长尽到我们的职责并作出贡献!谢谢大家。 

  主持人:好的,今天的健康公益讲座到此就结束了,谢谢丁医生带来的精彩讲解,各位网友我们下期再见。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黄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