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市教育局局长张同光做客大众网
[编者按]为践行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畅通联系群众的渠道和方式,2014年德州“两会”期间,我们特别推出大众网德州两会特别报道《践行群众路线 德州在行动——请问局长》栏目。
大众网1月12日讯(记者 王秀波 翟岩 通讯员 王亚南)教育事业是民生大口。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把“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置于社会建设的首位。1月12日,德州市教育局局长张同光做客大众网,介绍了2013年全市教育工作取得的主要成绩、2014年的工作打算,并回答了网友提问。
107个学校项目投入使用
在访谈中,张同光局长介绍说,去年以来全市教育工作取得了许多成绩,集中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教育发展层次得到提升。围绕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实施,起草了《关于促进教育优先发展的意见》,出台了《德州市关于推进省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试验区的实施意见》,在职业教育方面进行28项改革试验,其中18项是我市在全省先行先试的;三是编制完成了《中心城区中小学校布局规划(2012-2020年)》。还争得了两项国家级、两项省级改革创新项目。
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学前教育3—6岁幼儿入园率达74%,学前一年幼儿入园率达94%。小学、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保持在100%和99. 8%以上。今年我市一本上线首次突破3000人,增长率高于全省5个百分点。本科录取率已处于全省中游偏上水平。有9名学生被北大、清华等一流名牌大学录取。
职业教育得到突破性发展。以争创省级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试验区为契机,围绕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立,在办学体制、人才培养、基础建设等方面进行了先行先试,积累了大量经验,为全省职业教育发展提供了样板。
教师队伍建设得到加强。狠抓了教师补充,在全省率先建立了教师补充长效机制,今年新补充教师2110人,超市政府计划610人。加强了教师培训,启动了“德州名师”、“德州名校长”培养工程,为教育队伍素质提升,搭建了全面拓展的平台。连续三年暑期中小学教师培训成绩居全省前两名。
办学条件得到改善。启动实施了农村中小学校舍标准化建设工程。全年投入资金5亿元,建设学校项目135个,其中107个学校项目已投入使用,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有了很大改观。大力推动学前教育园所建设。建设幼儿园358所,已投入使用265所,新增学位4.5万个。实施了中心城区教育资源扩容增量工程。按照“中扩、西拓、东建、培优”的建设思路,在中心城区建设学校项目16个。
让全市师生享受到“教育改革的红利”
2014年是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攻坚之年,张同光局长介绍说,教育部门将把“改革创新”作为工作提升的动力,抓住长期困扰教育事业发展的难点问题和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集中精力进行突破,坚持早行动、早见效、早受益,让全市广大师生享受到“教育改革的红利”。其中,今年将重点抓好六项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工程。
农村中小学校舍标准化工程。针对我市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仍然相对较差的情况,我们提出了农村中小学校舍标准化工程。2014年,将新建、改扩建中小学项目80个,总建筑面积不低于50万平方米。计划通过未来两年的高强度建设,2015年底实现全市中小学校达到省定基本办学条件标准。
中心城区教育资源扩容增量工程。中心城区“大班额、上学难”的问题,全市从上到下都很关注。为了尽快增加城区优质教育资源,满足人民群众优质教育的需求,我们结合《中心城区中小学校布局规划(2012-2020年)》和实际需要,按照轻重缓急的原则,计划建设11个中小学校项目和5个新建项目(1个初中,1个小学,1个幼儿园,1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和德州实验中学教学综合楼改建)。建成后,将进一步缓解中心城区大班额、上学难的问题。
“美丽幸福校园”推进工程。这项工程是市委、市政府“幸福德州建设”在教育工作上的具体体现,是市教育系统落实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具体行动。2014年,将主要抓好工程层次的提升和内涵的丰富,出台一系列配套措施,通过搭建各种交流、培训和建设平台,提高校长队伍境界,提升教师队伍素质、丰富校园文化内涵、突出精细化管理。
教育信息化工程。2013年,我们结合“智慧德州”建设,与移动公司合作,引资2500万,实施了教育信息化合作项目。2014年底,市教育局与各县(市、区)教育局将分别建立信息中心,全市80%的学校实现校校通专网。
学前教育强基工程。第一个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结束后,我们基本实现了预期目标。接下来,将围绕学前教育可持续发展,在普惠性和公益性上做足文章,做好文章。一方面继续加大园所建设力度;另一方面,按照现实需要,争取支持,加大幼儿教师招聘和培养培训力度。
教育人才队伍打造工程。2014年将继续巩固教师补充长效机制成果,计划补充教师不少于1500人。同时,大力度加强教师培训,大力实施“德州名师、名校长”工程,培养一批有水平、有能力、有影响力的教育人才;继续搞好中小学教师远程研修,加大投入,选送优秀校长、教师到国内外名校、知名培训机构学习;开展各种类型的教师培训活动,不断提高教师素质。
建设省级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试验区
我市已争取到了全省唯一的省级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试验区,今年将着力搞好这一试验区建设,计划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职业教育办学体制、基础能力建设、师资队伍建设、财政投入保障五大方面,进行28项试验试点。其中,具有德州特色和在全省先行先试的项目有18项。
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有四个项目:一是开展高等职业教育与技师教育合作培养试点。二是在中职学校和高职院校开展与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的衔接培养试验。三是争取德州高职院校试行在本市区域单独招收高中阶段毕业生。四是开展普通高中与中等职业学校学分互认、学籍互转试点。
在办学体制方面,有五个项目:一是进行职业教育多元办学体制的创新,在公办职业院校探索“公办民助、股份制办学、集团化办学”,在民办职业院校推广“政府引导、民办公助”的办学体制。二是出台《支持民办职业教育发展的意见》,开展非营利性民办职业院校教师社会保障与公办学校教师同样待遇试点。三是制定《德州市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实施办法》。四是开展人力资源统计、预测、供求信息发布试点。五是探索建立职业院校办学联盟。
在基础能力建设方面,有三个项目:一是调整中职学校布局规划,在主城区重点建设好3-4所中职学校,形成聚集效益。支持有条件的县建设区域职教中心。二是建设市级职业教育公共实训中心。三是建立对中职学校的教学质量检测机制。
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有两个项目:一是建立全市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人才库、职业教育企业讲师库,探索职业院校之间“双师型”教师“师资共享、柔性管理”的教师队伍管理模式。二是实施职业教育“德州名校长”、“德州名师”建设工程。
在财政保障体制方面,有四个项目:一是将职业教育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二是建立职业学校生均公用经费保障机制。三是出台《德州市关于减免职业学校校舍建设改造项目规费的规定》。四是实行由市政府按照职工工资总额的0.5%,集中统筹企业职工教育培训经费,用于发展职业教育。
(初审编辑:王静 责任编辑:张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