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34-2778800

通讯员qq群:144738782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当前位置:德州新闻

2014年德州十大民生实事出炉

2014-01-12 20:47: 作者: 来源:大众网德州站
1月12日,德州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开幕,市长杨宜新代表德州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指出,2014年,市政府继续加大民生投入,集中力量办好一批民生实事,包括加快学校建设、提高医保低保标准、改善医疗条件、完善交通网络、综合整治环境污染、加强水电气热管网建设等。

        大众网德州1月12日讯记者 石少军 满志旺 实习生 张喆文)1月12日,德州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开幕,市长杨宜新代表德州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指出,2014年,市政府继续加大民生投入,集中力量办好一批民生实事,包括加快学校建设、提高医保低保标准、改善医疗条件、完善交通网络、综合整治环境污染、加强水电气热管网建设等。

      

      加快学校建设,优化教育资源布局

      全市新建、改扩建中小学80所,建设校舍面积50万平方米,增加教学班1300个,学位30000个,促进义务教育优先、均衡发展。其中,中心城区新建、续建中小学10所,增加教学班300个,学位10000个,平均班额降至60人,缓解老城区入学难和大班额等难题,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均衡布局;全市新建、改扩建公办幼儿园100所,方便15000名以上幼儿就近入园;启动市职业教育公共实训中心一期建设,培养社会亟需的专业技术人才;启动德州高级师范学校一期建设,完成土建主体工程,打造高水平教师教育基地。

      

      提高医保低保标准,增强保障能力

      成年参保居民最高支付限额由7万元提高到14万元,医疗费报销水平提高17个百分点;职工大额医疗救助金支付限额由18万元提高到50万元,减轻全市138万城镇职工(居民)医疗费负担,解决老百姓因病致贫返贫问题。

      农村五保集中供养标准由每人每年3500元提高到4000元,分散供养标准由每人每年2400元提高到3000元;中心城区低保标准由每人每月320元提高到360元以上,县市低保标准由每人每月300元提高到340元以上,农村低保标准由每人每年2000元提高到2200元以上;为全市80周岁以上城乡低保老年人发放高龄津贴,惠及全市25万城乡低保对象和1.3万农村五保老人,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需求。

      

      改善医疗条件,缓解就医难题

      新建面积2万平方米的市人民医院门诊楼,2014年完成主体工程,随后改造提升原门诊楼,拓宽医诊空间,缓解当前就医拥堵难题;研究启动生态科技城医疗城建设项目,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向东部转移;启动医联体试点,让老百姓共享安全方便高水平医疗服务。

      

      完善交通网络,方便百姓出行

      建成京沪高铁德州综合客运站候车大厅、公交枢纽主体工程;新建改造农村公路1300公里,方便群众便捷畅通出行。

      

      综合整治环境污染,推进生态美市建设

      整治大气污染,限期治理23家市控重点企业废气排放源,确保全年空气良好天数170天以上;建成高铁新区西区污水处理厂及配套工程,建成南部生态片区污水厂及配套管网工程,完成南部生态片区污水管网改造工程,解决城市水环境治理、城市防汛难题。

      

      加强水电气热管网建设,建设城市支撑保障能力

      建成市第四净水厂,保障城市供水安全;新建改造中心城区电力管网;新建改造萱蕙路等6条供水管道、新建经二路等13条燃气管道;实施岔河滨河东路、西路供热管网延伸工程,保障生产生活需求。

      

      新建市人力资源市场,促进创业就业

      启动建设市人力资源市场,2014年基本完成主体楼土建工程,打造集职业介绍、就业培训、考试测评、创业孵化等功能于一体的区域性人力资源枢纽平台;提高小额担保贷款额度和创业补贴标准,扶持1万人以上创业,惠及小微企业600家以上;新增城镇就业6.5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8万人,就业培训5万人(妇女2万人),实现素质就业、能力就业。

      

      推进棚户区改造和农村新社区建设,改善群众居住条件

      中心城区实施堤岭、邹李、石家园等16个棚户区、城中村改造;新、续建廉租住房和公共租赁住房2046套,实物分配公共租赁住房和廉租住房250套,新增廉租住房租金补贴200户,解决1500户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完善“三无”小区道路、排水、绿化、健身等配套设施,改善老百姓居住出行条件。全市新建农村社区40个;续建农村社区158个,入住10万户;实施困难优抚对象“千户安居”工程,改善困难优抚对象居住条件;启动17个城市社区“幸福社区”创建试点工作。

      

      启动市残疾人康复中心,关爱弱势群体

      启动市残疾人康复中心拆迁、规划、立项等前期工作,打造新型区域性康复治疗中心,提高全市32.59万名残疾人就业谋生能力;建设社区日间照料中心48个,农村幸福院160个,新建、改造床位9000张,全市30%以上城市老年人、16%以上农村老年人在家门口享受到日间照料、文化娱乐、精神慰藉等服务;完善留守儿童信息数据库,新建留守儿童快乐成长示范活动站100处,促进全市15.6万名留守儿童健康幸福成长。

      

       实施文体惠民工程,丰富群众精神生活

      建设完善村居文化体育健身广场和农村文化大院,打造农村文化活动阵地;建设完善二级以上文化馆,丰富基层文化内容;充分利用德州大剧院等演出场所,全年组织50场以上高水平演艺活动,同时开展百场大型演出下基层活动,满足城乡群众不同层次文化需求。

    (初审编辑:张洁   责任编辑:王长坤)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关于我们 - 报业集团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业务拓展 - 人才招聘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13   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Email:webmaster@dzwww.com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音像制品出版许可证
鲁ICP备09023866号 新出网证(鲁)字02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