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化人才扎根平原:在这里读懂乡村产业振兴

2018-11-08 17:14:00 来源:大众网 作者:蒋丽君 金吉鑫 张娜

  

  平原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开通高层次人才服务绿色通道。

  记者 蒋丽君 通讯员 金吉鑫 张娜

  一粒粒饱满金黄的玉米粒从脱粒机滚滚而来;田间地头高科技设备云集,让当地农民应接不暇;养虾、种菜,在“高人”指导下,农民玩起了“跨界”生产;一座座披着神秘“面纱”的智慧大棚正拔地而起,令人啧啧称赞……

  今年以来,这些场景在德州市平原县不断上演,平原县以土地为基础,活络各方资源,紧紧围绕产业提档升级、新旧动能转换、乡村振兴等重大战略部署,拓宽引才渠道,不断提高引才育才的针对性,取得显著成效,农村产业“高地”初显。10月21日,平原县又邀请来自中科院、中关村、清华、北大等高校院所的高层次人才、平原籍博士近百人前来创新创业,为全县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人才智力支撑。

  无独有偶,在平原县成方连片的土地上,三产产业不断融合,引来了大项目、好项目,项目带来了人才,促进产业发展;外出人才看到家乡的新“高地”,纷纷回乡创业,他们有了施展拳脚的空间。目前,平原产业与人才形成了闭环回路,不断促进平原县更高更快更好发展。

  “项目+人才”打包引进,以产业汇聚精英

  今年,青岛阿拉丁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计划投资20亿的智慧大棚项目落地平原县王杲铺镇,随之打包而来的,还包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北京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山东财经大学六所高校蔬菜大棚种植方面的专家教授,分别负责智慧大棚的综合性运营、设计、建设、使用、技术管理及培训、产品的线上线下运营等工作,力争到2020年形成占地2000亩的智慧蔬菜棚区,成为全国科技含量最高、单体面积最大、规模面积最大的智慧大棚项目。

  “好项目来了,沃土培养好了,人才自然也就配套了。”平原县王杲铺镇党委书记高洪星说,近两年,王杲铺镇注重引进优质农业项目,在9月29日,王杲铺镇与中农新垦公司、广西田园集团等国内龙头企业对接后,落地王杲铺的项目不断增多,龙头企业负责人纷纷承诺会选派高层次人才全程指导,乡镇“人才济济”的盛况不再遥不可及。

  人才随项目而来,又是如何留下来的呢?

鲁望集团杨春雷(左三)在为当地农民指导玉米种植管理技巧。

  杨春雷是鲁望集团的一员,毕业于云南农业大学,研究生毕业后放弃了在高校任职的机会,说服同是研究生的女朋友来到了平原。他们帮助桃园街道开展新技术推广应用、新品种引进种植、新产品品牌培育等工作。

  “条件确实很艰苦,刚开始也不习惯,但是收获蛮多的,看到自己管理种植的庄稼大丰收也是一种喜悦。”杨春雷说,刚开始,当地农民还对他们这群“毛头小子”有质疑,而现在,他们这帮“农学专家”种出来的地平均亩产950斤,同样的地块,附近合作社种出来的地亩均700斤。总体亩均收益比普通老百姓亩均高300-350元左右,种地多年的村民也开始对他们心服口服,在种地上遇到问题,也会向他们请教。

  鲁望集团是平原县桃园街道办事处立足农业大县的资源优势,在乡村振兴战略中,重点引进的农业“新六产”企业。该企业通过选派包含4名农学博士、8名农学硕士的30人创业团队来到平原“种地”,为平原新型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家乡那么大,在外能人也想回来看一看

  去年,在青岛晟德锦业工贸有限公司打工的前曹镇村民孙传芹听说家乡发展农村土地合作社,将村里近500亩土地连方成片,正巧公司考虑在省内选择种植基地,于是她主动请缨,代表公司在家乡租赁了200亩土地套种香芋和青刀豆。

 

前曹镇孙传芹正在查看西兰花的长势。

  今年8月,在孙传芹的介绍下,前曹镇流转周边村庄土地700亩,与青岛贝事达农业公司合作,建立蔬菜种植基地,采用相同模式发展订单农业。“明年这里还将建起4条蔬菜加工流水线和1500吨冷库,蔬菜基地也将扩大到5000亩,当地老百姓的收入将进一步提高。”基地负责人告诉大众网记者。

平原乡村人才公寓给农村引才解决了大问题。

  无独有偶,2012年,祖籍平原的李勇回乡探亲,看到村头的芦苇荡一直荒废,在青岛从事海产养殖生意的他萌生了回乡创业的想法。在县里的帮助下,他成立了源通莲藕种植专业合作社。李勇尝试淡水养殖南美白对虾,但由于缺乏技术支持,连续3年都没能成功。去年,平原县帮李勇引来省淡水水产研究所高级工程师杜兴华和中国海洋大学水产学院彭磊教授,并在合作社内建起了乡村人才公寓,方便专家开展技术指导。在他们的指导下,去年实现了露天养殖,年收入达30万元。

李勇正在悉心喂虾。

  李勇和孙传芹都是平原县回乡创业的典型案例,他们不忘初心,被家乡一方沃土所吸引,用好项目、好思路反哺家乡,助力乡村农业发展,惠及家乡农民,促进农村转型升级,以创业的形式,帮助家乡扶贫,为父老乡亲提供就业机会,提升务农技能。

  人才回来了,平原县注重发挥人才辐射效应,不断为农村“智库”添砖添瓦。

  据了解,平原县以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为着力点,重点引进培养农业农村专家、农村实用人才、农技推广人才。目前,平原县共先后培养省、市、县乡村之星27人,培训新型职业农民2000余人次、农技推广人才4000余人次。

  产学研“碰撞”,为人才搭建田间地头的“实验室”

  7月8日,平原县人民政府、鲁望农业集团与青岛农业大学举行“两院一基地”揭牌仪式;8月19日,平原县与山东农业大学举行“一所一院”揭牌仪式,成立全省首个草莓科技研究所——嘉鑫草莓科技研究所,同时山东农业大学教学科研就业实践基地也落户平原县。

  平原与山东农业大学的合作,涉及草莓的种苗培育、种植技术改进和人才培养三个方面,嘉鑫果蔬种植产业园将为山东农业大学提供研究资金和实践基地,山东农业大学为嘉鑫果蔬种植产业园的草莓种植提供更多技术支持,并实现研究成果就地转化。据了解,2014年,嘉鑫果蔬种植产业园成立,便与山东农业大学展开了对接合作,引进“妙香7号”草莓品种,采用蜜蜂授粉、粘虫板等技术,实现无公害生产。依托山东农业大学的技术改造,嘉鑫果蔬种植产业园产值和利润逐年增长,2017年该企业实现产值421万元。

  这些都是平原县积极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对接,为乡村振兴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和智力支持的重要举措。平原县柔性引进“两院”院士、泰山学者等高层次人才53人,创新创业团队6个;建设乡村人才公寓17处、55套,吸引26名专家人才到一线服务。

  人才是第一资源,平原县在实现农村现代化建设道路中,充分发掘可用人才、留住本土人才、吸引外来人才、用好特殊人才,培养了一批心系故土、心向农村、心爱农民的优秀农村人才队伍,为平原乡村振兴赋能,为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献力。

初审编辑:马宝涛

责任编辑:白雪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