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网德州6月24日讯(通讯员 贾鹏 杨大为)一粒小小的玉米经过18道工序,生产出10多种产品,效益翻了10多倍。6月16日,在山东乐陵星光糖业集团,笔者看到工人将收购来的玉米先进行浸泡、脱胚、胶水、留氮、脱脂、浓缩等工序,生产出淀粉糖、高麦芽糖浆、玉米纤维、玉米胚芽等 10多种产品,生产中的废水则采用生物技术,提取出蛋白、碎玉米等产品,同时产生沼气用来发电,发电后的沼泥又被“吃废”企业“吃掉”,成为种植玉米的肥料,形成了“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循环生产、精细化生产”的链条。
乐陵市坚持农业结构调整与经济结构调整相结合,把主要精力放在拉长农业“链条”上,靠增加“链条”环节上的附加值提高经济效益,促进农民增收和农村闲置劳动力就业,被称为“乘法农业”。
“乘法农业”激活了乐陵经济。该市享有“中国金丝小枣之乡”美称,拥有金丝小枣2500 万棵,年产小枣1亿公斤,过去乐陵人多卖干鲜枣为主,现在却很少卖了。他们算了一笔账: 1公斤小枣市场价格不足5元钱,可如果制成免洗枣、枣片、水晶枣,效益能提高 3倍;一瓶用小枣配制的“中华蜜酒”卖到160元。依托当地金丝小枣生产基地,该市以小枣做原料,引进了投资16亿元的汇源浓缩枣汁生产基地,发展起百枣纲目、德润康、万家、林丰等120多家小枣深加工企业,一颗小枣要进大大小小 10 多个车间,已开发注册汇源枣茶、百枣纲目夹心枣、万家“寿星牌”枣片、双陵春中华蜜酒等10大系列140多个品种小枣保健食品商标,产品出口韩国、日本、东南亚及欧美等60 多个国家和地区,年产值20多亿元,安置就业人员 1.2万多人。
过去靠养牛卖牛为生的养牛场如今也算起了“乘法账”。希森三和集团将养殖的鲁西黄牛先宰杀,分割成精制牛肉、生吃牛肉、牛尾、牛骨等70余个品种增加牛本身价值,再在牛血中提取SOD 和血红素,将牛软骨提炼成硫酸软骨素,牛胆汁提炼成胆红素等,一头牛增值6000多元。而育肥和加工过程中产生牛粪和废水,则进入沼气池,生产沼气用于发电、取暖、做饭、照明等,沼渣用于养蘑菇,采摘后的靡菇培养基用来养蚯蚓。蚯蚓和蚯蚓粪制造饲料和有机肥,出口日本,赚取外汇——实现了一头牛赚5头牛的钱。目前,该集团年出栏肉牛2万头,加工“鲁西黄牛”牌鲜、冻分割牛肉制品近5万吨,蚯蚓制品 1100 吨,产值达4.8亿元。
初审编辑:马宝涛
责任编辑:李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