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网德州讯 7月25日上午,在乐陵市化楼镇泽众家庭农场的“金银花和垂柳”套种模式地块,农场工作人员正忙着采摘金银花。“金银花采收要持续到10月份,一亩地仅金银花就能收入1万多块。”农场负责人谭文静说。
谭文静是该市化楼镇前谭村的党支部书记。2013年7月通过土地流转成立了该市首家家庭农场。泽众农场自成立以来,不断创新经营方式,大力发展现代农业,通过“家庭农场+合作社+基地”的发展模式,发展林蔬间作、林药间作等立体化种植1000亩,同时创立金银花手炒茶深加工品牌,形成种植、加工产业化生产,使金银花效益提高了3倍,带领全村人致富,年创收1200多万元。
“现在农场80%的金银花供应给中药材市场,20%的金银花用来制作金银花茶,”谭文静介绍说,“等金银花茶市场推广开后,我们将加大生产量,土地产出效益也将大幅提高。”
泽众家庭农场的发展得益于该市对土地流转的扶持引导。近年来,该市依托乡镇经管站,在全市17个乡镇街道全面建成了完善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服务(纠纷调解)中心,并村村明确一名土地流转信息员。此外,依托该市经管局与便民服务中心建成了县级土地流转有形交易市场,全面建成土地流转服务体系。同时,依托市乡村三级土地流转数据库,在德州市率先建立了“农村土地流转信息平台”,及时发布土地流转信息,畅通了流转渠道。
此外,为保证土地流转经营主体的资金运转,该市还创新开展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对信誉好,规模大的土地流转合作社进行扶持。目前,邮储银行乐陵分行、乐陵市农村信用社已发放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14笔,贷款金额1780万元。
该市孔镇镇李仰轩村,过去600亩耕地分散在70户农户手里,因青壮年外出打工较多,造成了土地粗放经营,一亩地年收入不足1000元。2013年,该村先后成立“长义农作物种植农民合作社”和“鹏发家庭农场”,耕地全部纳入合作社、农场管理,从选种种植、农资供应再到销售订单,实现了生产、管理、销售三统一,从而降低了种植成本。2014年,亩均土地产出效益提高了900元。
该市通过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推动农业产业规模化、现代化、品牌化发展,大大提高了土地产出效益。截至目前,累计流转土地26.02万亩,年可提高土地产出效益1.8亿元。
初审编辑:马宝涛
责任编辑:黄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