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白雪
在宋家镇流传着这样的民谣:“李堂的毡鞋,孟洼的筐,西孔的糖人,前屯的哈哈腔。”这一民谣概括了宋家镇的文化遗产,作为“哈哈腔”这一地方剧种,以前在宁津,乐陵和我县的东北部曾风靡一时,现大多已失传,但前屯村仍有老艺人能表演当年红极一时的曲艺节目。
前屯的“哈哈腔”起源于上世纪初,当时穷人家的孩子为了生活进入科班学戏,后来成立戏班子在本地演出。剧目有《小姑贤》、《丁生扫雪》、《六月雪》和《秦香莲》等。由于道白运用方言,唱腔真假嗓结合,真嗓唱词,假嗓托腔,再配上“四根弦”、“二胡”、“板胡”、“月琴”的和谐伴奏,娓婉动听,深受群众喜爱。有一些演员,也颇有名气。班里的演员苏立榜主攻青衣,他演的《秦香莲》百看不厌,特别是“琵琶词”里的一段唱,一字一句都送入观众耳朵中,他嗓音浑厚高亢,三里之外都能听到,由于从不误场,唱念从不变样,人们叫他“大青衣”、“大保险”。
如今在宁津、乐陵和我县东北部一提“大青衣”,70多岁以上的老人都会想起他唱的戏和一些有关他的趣事。
解放以后,戏班解散,一些艺人“解甲归田”。只是过春节时,几个人凑在一起,在大街上唱一唱供乡亲们欣赏。
到了1957年,老艺人苏立榜在本村成立了科班,全村男女青年几乎都参加了,他们白天劳动,晚上学戏。这时全村学唱戏曲之风正浓,田间地头随时传来“哈哈腔”声,男女老少谁都会唱上一段,“哈哈腔”成了当时前屯村的“第二流行歌曲”。外村人开玩笑说:“前屯村连小孩哭都是哈哈腔味”。这年冬天村里搭起了戏台,《秦香连》、《六月雪》……又呈现在舞台上。
1958年大跃进开始,科班解散。
1976年元月,县里搞文艺汇演,当时公社党委把这一任务交给了前屯村,演出自编的小戏《工地新歌》,县评剧团派了两名同志前来指导,演得很成功,可是,就在人们兴高采烈的准备去县城参加汇演的前一天,噩耗传来,我们敬爱的周总理不幸逝世,人们悲痛欲绝,县里通知停止汇演,这成了前屯村的一大憾事。
粉碎“四人帮”以后,各种戏曲又出现在舞台上,前屯的“哈哈腔”又开始复兴。每年冬闲之余,人们在一起排练小戏,春节搭起戏台来唱上半月,人们百看不厌,特别是《娶女婿》、《墙头记》演得红红火火,不但在本村演,而且到邻村演,在公社驻地演,还经常被临邑县满家公社、各村邀请演出。当时的《娶女婿》、《墙头记》唱红十里八乡。
改革开放以后,农民都过上了富裕日子,家家都买了电视机,“小品”、“流行歌曲”的走红,“哈哈腔”和其他地方剧种一样,落伍了。
现在,在前屯村只有几位年已古稀的老人,能唱上几句,40岁以下的中青年都没有印象了。老人们都希望这一古老的地方剧种再回到前屯。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白雪
11月25日,由大众网德州频道与德州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联合举办的大型系列访谈栏目“百家诚信企业访谈”上线第44期,本期做客栏目的嘉宾是实验中学校长陶英东。她在访谈中介绍了实验中学在食品安全方面采取的措施,以及在创建“省级食品安全城市”活动中的安排部署等内容。 [详细]
11月25日,一则“德城区天衢路天衢综合楼墙体脱落砸坏汽车”的消息引起了网友的关注,由于该建筑物位于“三无”小区,出现了无人管理、无人担责的尴尬局面。大众网记者对此进行了采访,律师表示,此事件应由房主承担责任。 [详细]
“快来看冰挂,太漂亮了!”25日早上8点多,德州经开区太阳湖路南侧绿化带里出现多处冰挂景象,只见苗木上根根冰锥垂下,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引得不少路人驻足观看。据了解,该处冰挂为园林部门浇防冻水时,夜间喷灌遇低温形成,不会对苗木造成损害。[详细]
进入供暖季,德州市热力公司的供暖工人们就比平时更忙了。这是供暖工人刘春龙,在与同事们一起开晨会,汇报一下最近市民的投诉,在处理投诉时有什么困难等等。[详细]
11月23日下午,北京金杜律师事务所两名律师特地赶到德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代表执行申请人英国普莱克斯棉花有限公司给德州中院执行局和执行三庭法官史洪军送来两面锦旗,对中院执行局和史洪军法官表示衷心感谢。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