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马宝涛
责任编辑:白雪
大众网德州10月11日讯(记者 庄滨滨 实习生 解晴晴 通讯员 任云飞)“以前供暖都是烧煤炉,屋里不暖和还不环保,现在实现了‘气代煤’,不仅有补贴,而且还环保,现在就等着冬天用一用燃气供暖了。”近日,德城区二屯镇“气代煤”天然气管道入村工程全面展开,李庄村237户村民完成了燃气壁挂炉的安装,预计十月下半旬集中供气。像李庄村237户村民一样,今年冬天,德州将有6万户村民实现气代煤或电代煤工程,过一个温暖又环保的冬天。
实施“气代煤、电代煤”工程事关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防治大局,事关老百姓冬季取暖的切身利益,德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全面部署,精心组织、强力推进,8月9日印发了《德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冬季取暖“气代煤、电代煤”工作方案》,提出2017年10月底前,全市完成5万户气代煤或电代煤工程,并按照各县(市、区)农村人口规模进行了任务分解,实际分解任务约为6.6万户。
在分解任务,保证工作有序实施的同时,强化政策保障,规范资金使用。市县两级财政筹措3个亿资金用于补贴“气代煤、电代煤”工程。全市补贴政策分三个方面:一是在取暖设备购买方面,给予每户4000元补助,不足部分由用户承担;二是气价电价方面,给予每户每采暖季1000元补助,连补三年;三是村内入户管网方面,按照当地燃气配套费标准给予燃气企业补贴,主管网由企业负责。
为规范财政补贴资金使用,8月31日,德州市住建、财政、审计部门研究印发了《德州市“气代煤、电代煤”补贴资金管理办法》,确定实行“三核查两公示”制度,即年度实施的改造居民家庭须经村居、镇街、县(市、区)三级进行核查,并实行改造前和改造后两次公示制度,确保工作公开公平公正。
与此同时,德州里将“气代煤、电代煤”工作纳入各县(市、区)年底科学发展综合考核体系,市考评办提前介入,跟踪问效,促进工作。市领导小组办公室建立健全了信息调度“日报告、汇总、双周通报”制度,每周调度一次情况,形成专报,呈送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同志。
初审编辑:马宝涛
责任编辑:白雪
11月14日,大众网记者从德州市水利局获悉,目前德州市、县、乡、村四级河长组织体系全面建立,全市7374名河长已全部到位。其中市级河长9名,县级河长137名,乡级河长1045名,村级河长6183名。[详细]
随着天气的转冷,德州市民对于供热问题愈发关注,为传达好党委政府聚焦民生、关注供热的声音,及时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建议,11月14日,德州市公用事业管理局副局长孙国庆应邀做客大众网,围绕今年的供暖工作与市民进行网上在线交流。[详细]
11月14日,大众网记者从德州市人社局获悉,德州出台政策支持职工提升职业技能。凡符合条件的企业职工,可分别获得1000元、1500元、2000元的技能提升补贴。 [详细]
近日,德州市市级特色小镇推荐、评审工作结束,乐陵市铁营镇等10个小镇上榜。对于这些市级特色小镇,德州将在在资金、土地、人才、技术、项目等方面给予支持。[详细]
又是一年供暖季,寒冷的天气让不少市民期盼暖气到来。明日零时,德州中心城区将正式启动集中供暖。[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