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警察”|记者体验“事故交警”的一天

2017-05-27 15:53:00 来源:大众网 作者:董天力

  编者语:说起交警,很多人的第一印象是身着帅气制服,在路面指挥交通,或者开着警车路面巡逻,霸气四射。然而很少有人会想到,在公安交警队伍中有这么一支24小时待命的队伍,发生事故时,他们突击在一线,发出最及时的救援力量。发生事故犯罪时,他们还是负责案件侦破的侦查员。没错,他们就是“一警多能”的事故民警。

  德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队事故大队共有38名正式民警,他们两人一组负责整个中心城区的交通事故处理工作。5月22日,大众网记者深入事故大队一线岗位,在德州市首档大型体验式全媒体新闻栏目——《我是“警察”》第二期中,大众网记者与事故处理民警同吃同住同行,近距离的用镜头记录、用心感受事故交警真实的一天。

  时间:2017年5月22日

  天气:阴转雷阵雨

  体验者:大众网记者董天力

上午8时30分的案情分析会上,政委宋兆明与民警讨论案情

  早上的案情分析会:统筹安排要案处理进度

  开晨会是很多单位的一天工作的开始,事故民警也不例外。上午8时30分,在大队领导的主持下,大案中队的马凯和几个中队的骨干民警开始了近期重点警情的汇报工作。5月19日晚10时,发生在东地路铝材市场的一起死亡事故牵动了很多民警的心。

  “经过现场勘查和调取监控发现,死者的摩托车没有和任何车辆发生接触,初步确定王某的死因为车速在极快的情况下,由平坦路面进入坑洼路段,车辆失控所致。”受理该起报警的城北中队民警称,从后续的调查中发现,死者为刑满释放人员,未婚未育,父母也已过世,存在无直系亲属前来协助处理事故的情况,而死者旁系亲属也多在外地,联系不畅。”

  “尽快联系到家属,这个案子存在特殊情况,大案中队的同志们再辛苦一下!”每听取一起案件汇报后,政委宋兆明都会对案件的细节、侦破方向、家属安抚等问题和一线骨干进行商讨交流,在了解情况后,根据案件的复杂程度、耗时长短等因素确定案件第一负责人。

11时20分,事故民警从华鲁电厂西门的一起事故中返回开发区中队

  上午的事故处理工作:一连三起事故警情扑了空

  事故大队下设城北、城南、开发区三个中队,为了在市民报警后事故民警能够尽快达到现场,指挥中心在派发事故勘查任务时,根据警车所在位置和事故处理进度进行派警。一般情况下,两名民警为一组,每四天都会轮值一个24小时的“大班”。5月22是事故民警于尧和盖荫刚的“大班”。从22日上午8点开始,到23日上午8点,于尧和盖荫刚小组将一直在岗值班。于尧在三年前从机关调入事故处理大队,到今天已经接手处理了数千起大大小小的事故,对于接警处警这样的工作,已经轻车熟路。

  上午8时57分,对讲机里传来了指挥中心传来派警命令。“开发区茶城西门,一辆轿车和三轮相撞,有人受伤。”接到报警后,于尧和盖荫刚穿上反光背心、拿起装备包向事故现场赶去。几分钟后,民警却并未在报警人所称的茶城西门发现有事故车辆和人员。

  “你好,我是事故民警,我们已经抵达茶城西门了,你们在什么位置?”

  “啊,没事啦!我们私了了!你们回去吧!”

  11时20分,指挥中心派警,华鲁电厂西门,一辆轿车和一辆三轮车相撞,无人受伤,有车损,双方无法协调。民警接警后,在经历堵车、等红绿灯,在耗时半小时后,赶到案发现场,并未发现任何车辆。

  “谢谢啊!我们这边谈妥了,不用交警处理了!”

  一上午的时间,于尧和盖荫刚小组一共接到了5起报警事故,其中三起事故案发双方自行达成私了协议,两起事故在民警调解下达成和解,民警为双方出具简易程序认定书。 

12时30分,事故大队的民警与记者一起“啃”着菜包子。

  每个民警都是处理矛盾的艺术家

  12时30分,从东方红路报警现场再次扑空后,大队食堂的午饭已经错过了饭点。在回中队驻点途中,于尧在附近的包子铺里买了十几个菜包子。“凑合一点吧,到马上又到上班高峰期了,一会还得忙起来。”

  刚刚回到办公室,于尧变戏法般从抽屉里拿出了醋瓶、榨菜、蒜瓣、一次性便筷。当大众网记者惊讶于于警的“藏品”时,对讲机里又传来了刺耳的滴滴声。

  这是一起电动三轮和摩托车的摩擦事故。电动车撞倒摩托车后,没有停车,想要逃逸,摩托车主忍痛骑车在几十米外将三轮车拦下报警。三轮车主坚称没有发现撞人,摩托车主则咬住三轮车有逃逸嫌疑。鉴于双方都没有发生严重后果,民警仍以调节双方和解为主。

  “他开三轮收废品经济条件也不好,你就多体谅体谅弱势群体。”民警于尧选择了给替三轮车主“打圆场”,盖荫刚则给三轮车主做起了教育工作。“别僵持了,跟人家好好道个歉,你少赔点钱比什么不强啊。”

  “你们考虑吧,实在谈不拢,我们就受理案子走程序了。”经历了半个多小时的“唇枪舌战”,下午1点10分,在民警的调解下,双方终于在争执中平静下来。三轮车主现场给摩托车主支付医疗费,双方签字确认达成和解。

下午1点10分,匆匆吃过几口饭之后又接到了一起报警事故,民警在现场调解。

下午5时许,乌云压顶,下雨密密麻麻地下着,正值下班高峰期,交通事故频频出现。

  民警:调解到双方满意最欣慰

  下午5时许,乌云压顶,在一阵大风呼啸过后,小雨淅沥沥地下了起来。路面湿滑再加上下班高峰双重影响下,对讲机里派警声不断,一天中案件最频繁的时候来了!

  17时55分,澳德乐广场门口,一辆电动车和一辆轿车相撞,无人受伤。

  17时57分,东方红路与长河大道西300米两车追尾,无人受伤。

  17时59分,崇德五大道,两辆轿车剐蹭,无人受伤,要求归公处理。

  .....

  10分钟6起摩擦事故!

晚上9时许,事故高峰期终于过去,事故大队民警和记者返回开发区中队吃晚饭。

晚上10点,记者的体验活动结束了,但是事故大队民警的深夜工作才刚刚开始。

  晚上9时许,一波事故高峰终于过去,此时已经饥肠辘辘的大众网记者和事故民警终于可以返回事故大队“垫垫肚子”了。

  夜晚的城市道路上车辆无几,孤单的警车乘着夜色在林立的高楼间穿梭。在人们觥筹交错时,在别人和衣入睡时,他们在夜色中坚守,日复一日的奔波,保证了车辆畅通行驶,让更多的人可以平安回家。

  记者手记

  外出接处警、现场救援、勘查、做笔录、出具法律文书,协调处理所接案件,侦察抓捕审讯……这是5月22日早晨8时30分,在德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队事故处理大队案件分析会现场了解到的民警们日常工作内容、性质和状态。一个案件下来,民警们常常需要几天甚至半月的“连轴转”,而这样的忙碌,正是他们的工作常态,在他们眼中,似乎从没有白天黑夜之分。

  案件分析会结束后,上午10时许,我们来到事故处理大队开发区中队,开始跟几位民警一起“值班”。他们的办公室就像“菜市场”,挤满了形形色色的人,在走廊上,也总有前来处理事故纠纷的当事人排队等候。民警们则在值班、加班、上班的轮回中,值班需要24小时,一直工作到处理完最后一起交通事故,第二天还要继续上班。

  其实,民警处理一起交通事故,要经过110接警、现场勘查、调查取证、询问笔录、事故鉴定、探讨、责任认定、处罚决定、车辆扣留返回、事故调解等多项司法程序后才能结案。然而,这只是一次交通事故的处理程序,每个民警手头上的案件量可不小,往往旧的案件还未结、新的案件又来了。

  一天下来,我发现,民警每天接触的案件有几十起,但大多是一般民事案件,偶尔也会有血肉模糊的惨烈场面。而处理这些案件绝非易事,他们只要一回到办公室,便会整天被各种哀伤的、愁苦的、流泪的甚至怒气冲冲的面孔所包围,被各种高分贝的足以让人精神分裂的争吵声所包围。

  长时间、高强度、超负荷的工作,导致民警们作息、饮食毫无规律,他们中的许多人都不同程度地患有职业病。但无论如何,他们必须得忍受这一切,保持平和的心态,苦口婆心地做当事双方甚至多方的思想工作,因为他们就是专门负责处理交通事故的民警。

  往往,人们可能只注意到了他们手中的权力,却很少有人看到他们的苦和累,更不了解他们心中背负的压力。而实际上,他们却像一匹匹野马,日夜奔跑在路上,却不知疲惫,永远如此。

  我是“警察”|体验“最忙”派出所的一天

初审编辑:马宝涛

责任编辑:白雪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