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陵苏绍青演绎哈哈腔人生70年 如今慨叹后继乏人

2017-07-18 16:31:00 来源:大众网 作者:程吉童

苏绍青——坚守哈哈腔70余年,造就一颗对中国传统艺术的“忠贞之心”。

如今,苏绍青终于有了一把真正属于自己的坠琴。

  □记者 程吉童

  右手拉琴弓,左手按琴弦,一拉一按之间,铮铮之声如丝缕般飘出了院墙,同时传来了咿咿呀呀的方言唱腔。这感觉比华阴老腔多一成醇厚,更多一分委婉。

  寻声看去,一位老人正在树荫下尽兴说唱,灵活自如的动作,总让人觉得那琴弓琴弦已经长在了他的手上。

  他叫苏绍青,乐陵市黄夹镇老关张村一位普通的农民。但在这普通的背后,却隐藏着一位民间艺人对中国传统艺术长达70余年的坚守。

  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哈哈腔被列入了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当时苏绍青深处乡下,并不知道这些。他所关心的只是:自己喜欢着哈哈腔,这么多年了还跟哈哈腔“厮守”在一起,也就知足了。

  不过人到暮年,越来越让苏绍青担心的是,即便他免费教授,“这么多年了,只有一个小孩儿跟我学”。

  于是,7月18日,在没有任何采访提纲的前提下,大众网记者与苏绍青在乐陵市文化馆老年大学聊了起来。

  偶然与哈哈腔结缘 却被误认为不务正业

  7月18日,几个六七岁的小孩儿把苏绍青围了一圈,看他摇头晃脑神采奕奕地拉唱而嬉笑指点。苏绍青并没在意。70多年前,当自己是个孩子时,他也是这么嬉笑指点着另一位哈哈腔老艺人的。

  那年苏绍青7岁,在一次跟家人出远门时,正巧碰到了西段乡青皮赵村一位叫赵登云的哈哈腔老艺人。长这么大,这是苏绍青第一次接触到传统艺术。由于当时娱乐方式极度匮乏,这让苏绍青觉得,哈哈腔是他这辈子听到最美的音乐。

  有了第一次,也就有了第二次。平时只要听到有人拉唱哈哈腔,苏绍青都会撂下手里的活跑过去。人在台上唱,他在台下听。现在来看,对于哈哈腔,苏绍青的确有着独特的天赋和悟性。听得多了,苏绍青随口就能吼上两嗓子。

  一边是苏绍青对哈哈腔的热爱,一边却是难遂人愿的客观环境。当时苏绍青已经是一名小学生了,在家人的眼里,学生就应该以学业为重,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家人总认为苏绍青不务正业,更不允许他再去听哈哈腔。对此,苏绍青不得不把这份热爱从“地上”转入了“地下”。

  但更重要的是,1954年前后,赵登云去世了。同一年,由于家庭贫困,苏绍青也不得不辍学回到了家里。那一年,苏绍青15岁。好在当时其他几位哈哈腔艺人尚在,作为“无业游民”,苏绍青更有机会和理由去听哈哈腔了。那段时间里,西段乡杨铁匠村的杨文升又把苏绍青吸引去了。

  有了好皮带就要配条好裤子,有了好裤子就要配双好皮鞋。苏绍青对于哈哈腔的追求也是这样。已经能唱两嗓子的苏绍青,看到赵登云和杨文升拉着坠琴吼天喊地,也就整天想着自己什么时候也能有一把坠琴。

  当苏绍青知道一把坠琴的价钱之后,也就知道了自己的家庭根本承担不起。好在苏绍青只承认自己穷,并不承认自己志短。他用捡来的铁盒当琴筒,中间插一根榆木棍当琴杆,开口处蒙一张猪尿泡……几件破烂凑起来,苏绍青的“坠琴”果真出声了,吱吱啦啦,苏绍青沉醉其中,无法自拔。

  但好景不长,1967年前后,杨文升也去世了。苏绍青告诉大众网记者,从那以后,他再也没碰到过一位哈哈腔艺人。

  坚守70年 一颗对传统艺术的“忠贞之心”

  “无师自通”是用来形容天才的,但天才多数出现在虚构的影视剧或文学作品里。在现实生活中,大众网记者只见过苏绍青一人。

  不论是上文中的赵登云还是杨文升,都没有对苏绍青进行过指导。如果把苏绍青比作一棵大树的话,那么这棵大树绝对是在物质和精神极度贫瘠的土壤上成长起来的。

  这背后,是一位农民对传统艺术的热爱和使命感。苏绍青告诉大众网记者,哈哈腔属于传统文化,需要有人来坚守,他甚至认为,要不是因为哈哈腔,他都活不到这么大岁数。

  1966年,“文革”开始了,苏绍青因为会唱两句,被招入了乐陵市的毛泽东思想宣传队。正是在这段时间,公家给苏绍青提供了一把坠琴。如饥似渴的苏绍青把坠琴拿在手里,激动之情难以掩饰,常常一个人拉到后半夜,仍然毫无困意。

  万法归一,为我所用。宣传队里都是些“人尖子”,6年里,苏绍青虚心请教,不但学会了识谱,而且在唱腔等方面越发规范了起来。

  “文革”后,苏绍青回家修河道,虽然仍在工地上搞宣传,但当初公家提供的坠琴却收了回去。无奈之下,苏绍青只得节省花销,自己买了一把二胡充当。

  值得一提的是,当初工地上有一名叫郭东坤的老人,唱功很好,但不会拉坠琴。于是,苏绍青和郭东坤一拍即合,两人我拉你唱,相互配合,天衣无缝,同时为了提升唱功,苏绍青积极向郭东坤学习,郭东坤更是不吝赐教。

  离开工地后,苏绍青被推荐进了杨家乡(即如今的黄夹镇)电影放映队从事宣传工作。17年后,虽然从农村出来的苏绍青最终又回到了农村,但对于哈哈腔的热爱却分毫未减。

  村里多红白事,苏绍青便成了“抢手货”。但自始至今,通过哈哈腔,苏绍青并没获得任何物质上的收入。

  期间,苏绍青通过朋友获得了一把“二手”坠琴,这把坠琴伴随了他40年。

  人到暮年后继乏人 免费教学也寡人问津

  从明清到民国,再到今天,哈哈腔的命运像一条上凸的弧线展现在了世人面前。

  文化的传承需要传承人,但如今在苏绍青眼里,哈哈腔的传承却出现了后继乏人的情形,甚至免费教学也寡人问津。

  1年前,苏绍青应邀来到了乐陵市文化馆老年大学,获得了一个更为广阔的展示平台,但同时也让他第一次认识到了哈哈腔的命途多舛。

  期间,每逢外出演唱,都会有很多人在私下里对苏绍青说:“你拉得好,唱得也好!”但当苏绍青问对方是否想学时,对方却拒绝了。这种情形多了,苏绍青的心里有些凉了。随着年龄的增长,苏绍青越发担心了起来。

  曾经有一位在外地打工的年轻人,表示愿意跟苏绍青学习哈哈腔,但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苏绍青却发现他并不适合吃这碗饭。苏绍青告诉大众网记者,当自己演唱吕剧《姊妹易嫁》时,眼前总能出现剧中的画面,说唱之间,吐露着剧中人物的心声,仿佛是在看一场电影,但这位年轻人在学唱时,眼神里总是闪现着羞涩和心不在焉。

  一方面是喜欢哈哈腔的人少之又少,另一方面是喜欢哈哈腔的人并不喜欢学习哈哈腔,更重要的是喜欢学习哈哈腔的人并不适合学习哈哈腔。

  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哈哈腔被列入了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但这并没给苏绍青带来什么,他仍然在一座不会引来万人瞩目的小县城里,默默拉唱着自己最喜欢的音乐。

  今年6月底,在一次演出结束之后,一位母亲找到了在后台休息的苏绍青,希望他能收自己的孩子做徒弟。苏绍青当场答应了下来。苏绍青说:“那小孩儿很喜欢哈哈腔。我决定慢慢地教他,同样分文不收。”

  这么说着,苏绍青坐到门口为大众网记者拉了一段坠琴,左手按琴弦,右手拉琴弓,逆着太阳光线看去,苏绍青的一举一动像是在奋力挣扎。

初审编辑:马宝涛

责任编辑:白雪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 德州今年第三家!索通发展今日主板上市

    微信图片_20170718114240.jpg

    又一家德州企业登陆主板!7月18日,索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成为我市第8家登陆A股的上市企业。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会长陈全训、上海证券交易所首席律师卢文道、市政协主席翟长生出席。翟长生与索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郎光辉共同敲响开市锣。 [详细]

    2017-07-18:德州日报
  • 好消息!德州101路公交车7月19日延伸至市车管所

    read_image.jpg

    为满足东方红东路及凤仪城社区区域沿线居民乘公交出行需求,方便市区居民到市车辆管理所办理业务,助力经济发展,畅通市民出行,德州市公共汽车公司定于7月19日将101路终点站由新能源汽车充电站延伸至市车辆管理所。 [详细]

    2017-07-17:大众网
  • 德州市环卫处应对高温天气调整作业时间

    u=2133787474,3898174962&fm=26&gp=0.jpg

    连日来,我市出现持续高温天气,近2000名环卫工人坚守一线,保证城市环境卫生清洁。为确保环卫工人室外作业安全,市环卫处启动《高温天气防暑作业规定》,调整作业时间,最大限度避免高温带来的不利影响。 [详细]

    2017-07-17:德州广播电视台
  • 夏日游泳消暑藏隐忧 德州俩月发生溺水事故37起

    111111.jpg

    入伏以来,德州“烧烤”与“蒸笼”两种模式交替进行,不少市民选择游泳避暑,甚至有市民直接去河边或者水塘“野泳”。据德州120急救中心统计,自5月份以来,两个多月时间全市已发生溺水事故达37起。[详细]

    2017-07-17:大众网
  • 6月末德州市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达到3108.35亿元

    大众网记者从德州市统计部门获悉,今年上半年,德州金融机构积极贯彻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适度的流动性,不断优化调整信贷结构,切实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各项存款和信贷规模保持平稳增长。[详细]

    2017-07-18:德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