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津农商银行金融“妙笔”助推特色产业焕发新光彩 

2024-07-29 22:13:30  来源:大众网 作者:

  宁津县地处古九河流域,文承齐鲁,风熏燕赵,民质而信,非遗资源丰富,拥有国家级、省级、市级非遗项目20项,县级非遗项目31项,荣获“全国文化先进县”“中国民间艺术(杂技)之乡”“中华蟋蟀第一县”等美誉。作为农村金融主力军,宁津农商银行把金融助力非遗产业作为支持乡村振兴的着力点,通过优化金融服务模式、加大信贷支持力度,让古老的非遗技艺焕发新光彩。截至6月末,该行各项贷款余额73.35亿元,其中实体贷款余额65.88亿元。

  一企一策,助推米醋香飘万里

  “醋香飘万里,滴滴回味长”。走进山东王家园子清真食品酿造有限公司,醇厚的香醋味儿迎面扑来。据宁津县志记载,王家园子醋始于明朝永乐年间,距今已有600年历史,成功入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市场上深受消费者青睐。

  “在资金需求之际,农商银行‘一企一策’为我们制定专业化融资方案,帮我们做大做强,我们将在合作共赢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将非遗文化发扬光大。”山东王家园子清真食品酿造有限公司总经理王书东说道。

  原来,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新产品的不断研发,企业在购置小麦、高粱等农产品原材料上遇到了资金难题。宁津农商银行“红马甲”服务队在重点行业客群专项营销活动中了解情况后,主动对接,结合企业获得的桑葚醋加工工艺发明专利,为企业及时发放了200万元“知识产权质押贷”,资金的及时注入使非遗企业如鱼得水,重获生机与活力。

  宁津农商银行通过实施分层管理、专业服务、专人对接等深化“一企一策”的服务思路,建立惠企纾困帮扶机制,根据企业生产经营实际为企业制定个性化金融服务方案,提供“一对一、点对点、面对面”的信贷扶持,帮助企业盘活“智”产,助力企业做大做强。截至6月末,该行累计发放知识产权质押贷款17户、1.65亿元。

  线上办贷,赋能大柳面美名扬

  在宁津县大柳镇同样闪烁着一颗耀眼的非遗明星美食——“大柳面”。大柳面是德州远近闻名的特色传统名吃,因始于宁津县大柳镇而得名,素有“金丝缠碗”的美誉。走进位于宁津县德百古建筑群的“宁津印象”餐厅,映入眼帘的是古色古香的建筑、琳琅满目的酒水和秀色可餐的菜品,餐厅内两副“正宗王记大柳面”、德州市“十大名吃”的牌匾格外醒目。

  “多亏了农商银行的信贷支持,目前我的店面已顺利完成了装修升级,为更好传播发扬‘大柳面’饮食文化奠定了坚实基础,我们有信心将这项非遗文化传承、发扬下去。”宁津印象餐厅负责人王金召高兴地说。

  近期,餐厅为迎合消费市场需求,决定对店面进行装修升级,但遇到了资金瓶颈,在关键时期,宁津农商银行客户经理上门对接,第一时间将90万元的“保证e贷”发放到位,解了燃眉之急。

  针对商户周转用款“短、频、急”等特点,宁津农商银行锚定零售贷款新增长点,紧盯线上贷款产品创新,加大线上贷款营销力度,并深入专业市场、商贸集市大力推广“慧德e贷”“保证e贷”等多款线上信贷产品,全力提高客户贷款便利性。截至6月末,该行共发放“慧德e贷”“保证e贷”等线上信贷产品2935户、5.0亿元。

  政策支持,助力蟋蟀“大经济”

  位于宁津县刘营伍乡龙潭村的博源轩陶瓷加工处,是一家集蟋蟀罐生产、加工、销售为一身的经营个体,同时也是宁津农商银行“巾帼创业贷”政策性信贷产品的获益者之一。院内有序堆放着紧实而细腻的泥料,成品和半成品被区分开来,工人师傅正在娴熟地进行手工拉坯。不一会儿,一件造型独特、独具魅力的蟋蟀罐器具模型便呈现在眼前。

  “制作蟋蟀罐优先选用河床下的胶土,烧制时讲究的是火候和方法,眼下即将临近蟋蟀买卖黄金期,多亏农商行提供的20万元‘巾帼创业贷’,既解决了资金周转难题,也为扩大生产提供了便利条件,期盼着今年能有个好业绩。”博源轩陶瓷加工处负责人张利霞一边雕刻着泥画,一边讲述着。

  近年来,在助力妇女创业就业方面,宁津农商银行持续开展网格化走访营销活动,对女性创业者进行重点走访,第一时间掌握经营主体生产情况、订单情况、货款回笼情况、新增资金需求等信息,并开通“绿色通道”,先后推出了“巾帼创业”系列贷款产品,在贷款利率、额度、期限、担保条件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支持更多女性实现创业梦想。截至6月末,该行累计支持省、市、县三级非遗项目21个,发放信贷资金3600余万元;发放“巾帼创业贷”92户、2015万元。(通讯员 宋青华)

【更多新闻,请下载"海报新闻"客户端或订阅山东手机报】

【山东手机报订阅:移动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8000】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郭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