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任瑶瑶
4月11日, 在德州市平原县王打卦镇沂合庄股份经济合作社的鱼塘边,村党支部书记王青田正指挥电工安装监控设备。“2023年,我们投资8万元,对原来的旧鱼塘进行了改造,前几天刚将河北景县买来500斤鱼苗撒入鱼塘。”王青田指着波光粼粼的水面介绍。这个曾名不见经传的村庄,如今通过“党支部+合作社+金融”模式走出振兴新路。
2014年,王青田走马上任担任村党支部书记。那时,村里是出行难走的泥泞土路,每逢下雨,群众卖菜、孩子上学都无法行走,村外有4座失修塌陷的危桥。为解决当务之急,王青田到乡窑厂先赊购砖24万块,将全村的大街小巷全部硬化,修好失修塌陷的4座生产桥,前后南北街安上了路灯,之后修建了村中排水沟,为村民免费改造65个旱厕、浇地540亩,为每个村民免费合作医疗100元等,累计投入70多万元,未让村民掏一分钱。村庄、道路、环境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全面提升,群众收入不断提高,村民的精神面貌也焕然一新。这些年,群众更加重视孩子的教育,村里已走出30多个大学生,其中博士4人。
原来,村里传统种植产业单一,村民增收致富难。2019年,为拓宽增收致富渠道,带领群众致富,王青田牵头成立沂合庄股份经济合作社,40多户村民以土地为股份加入,流转土地230亩。建社之初,遇到的最大困难就是流动资金短缺。为解决流动资金急需问题,合作社通过平原农商银行50万元的贷款,破解了启动难题,保证了合作社的正常生产运营。2021年、2023年,合作社先后投资90万元,建10亩地冷式大棚3个,种植黄瓜、西瓜;建设占地12亩钢结构、自动卷帘、水肥一体化冬暖式大棚3个,种植西红柿,年纯收入达15万元。每逢采摘繁忙时节,合作社雇20多个人在大棚务工,家庭妇女、男劳力每天分别按80元、100元工资发放。王青田说:“土地分红从400元/亩提升至900元,带动40余户村民增收。只要收成好,每亩分红增加到1000元,有些村民不用外出务工,在家照样能挣钱。”
2024年4月,合作社又贷款80万元,投资20万元新建了600多平方米、可储粮100余吨的仓库。王青田说:“这些年来,多亏平原农商银行的资金支持,没有资金,春耕生产所需的玉米种、化肥等农资都保障不了,合作社怎么发展?有农商银行的资金支持,咱老百姓的日子才会越过越红火。”去年7月,村党支部又为老年人建设了幸福食堂,65岁以上的老人每周三免费午餐。同时,每年为这些老人过生日。对孤寡老人、贫困户,逢年过节都给予他们特殊照顾,为他们购买食物等礼品。“今年,我们准备投资20余万元购置农机设备,铺设村中柏油路,让老百姓生产生活更方便, 进一步提升村民的获得感、幸福感。”
平原农商银行坚持“服务三农”的定位,广泛开展送金融知识下乡活动,积极创新贷款金融产品,优化信贷审批流程,持续加大涉农贷款投放, 加强与地方政府农业农村等相关部门的合作,积极对接特色优势产业,梳理有资金需求的农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逐户建立台账,逐步增量扩面,把更多金融资源配置到支持乡村振兴、群众增收致富上来。截至4月初,全县“整村授信”779个村, 覆盖面达到93%;全行涉农贷款余额57.53亿元,较年初增加3.17亿元。(通讯员 张国水 尚波)
【山东手机报订阅:移动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8000】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任瑶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