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34-2778800

通讯员qq群:144738782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当前位置:空中诊所

小孩更易晕车 父母应当重视

2012-09-11 17:31: 作者: 来源:
大众网德州讯 (记者 孙玉挺) 秋季,很多父母会带上自己的孩子旅游,但是有些小孩在车上会出现哭闹、烦躁不安、流汗、呕吐、面色苍白、抓紧家长不松手,这些症状一般在下车后就会得到好转。晕车不只是大人的专利,很多小孩子也会晕车。不同的小孩晕车表现不同:年龄大一点的会诉说不舒服,并有恶心、呕吐、烦躁的表现,小一点的在乘车时又哭又闹,有的还吐奶。


        大众网德州讯
    (记者 孙玉挺) 秋季,很多父母会带上自己的孩子旅游,但是有些小孩在车上会出现哭闹、烦躁不安、流汗、呕吐、面色苍白、抓紧家长不松手,这些症状一般在下车后就会得到好转。晕车不只是大人的“专利”,很多小孩子也会晕车。不同的小孩晕车表现不同:年龄大一点的会诉说不舒服,并有恶心、呕吐、烦躁的表现,小一点的在乘车时又哭又闹,有的还吐奶。 

        晕车的原因:
        1、视觉引起
        宝宝看到车外的东西的时候,由于车外静止的东西和车发生一个相对运动,则相对运动越快,宝宝发生晕车的机会就会越多,此晕车症状比较轻。
        2、前庭平衡系统所导致
        这是大多数宝宝晕车的主要原因。由于宝宝的前庭功能正处于发育阶段,小孩在4岁以前 ,前庭功能正处在发育阶段 , 4岁后才不断完善 ,直到 16岁时才完全发育成熟 ,随着前庭功能的逐步完善 ,孩子晕车的症状会越来越轻 ,甚至消失。
        3、孩子本身的内在原因
        如睡眠不足、胃肠不好、头痛感冒等,都容易诱发晕车。如果行驶中的车辆颠簸得厉害,就有可能导致孩子的前庭器官的兴奋性增高,引起孩子晕车。

        要想预防孩子晕车 ,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预防晕车:
        1.口服药物:晕车厉害的孩子,乘车前最好口服晕车药,剂量一定要小,1岁以内的宝宝不能服晕车药;或口服胃复安片,幼儿剂量酌减,于上车前10~15分钟吞服,可防晕车,且无其它晕车片引起的口干、头晕等副作用。
        2.鲜姜:行驶途中将鲜姜片拿在手里,随时放在鼻孔下面闻,使辛辣味吸入鼻中,也可将姜片贴在肚脐上,用伤湿止痛膏固定好。
        3.桔皮:乘车前1小时左右,将新鲜桔皮表面朝外,向内对折,然后对准两鼻孔两手指挤压,皮中便会喷射也带芳香味的油雾。可吸入10余次,乘车途中也照此法随时吸闻。
        4.风油精:乘车途中,将风油精搽于太阳穴或风池穴。亦可滴两滴风油精于肚脐处,并用伤湿止痛膏敷盖。
        5.食醋:乘车前喝一杯加醋的温开水,途中也不会晕车。
        6.伤湿止痛膏:乘车前取伤湿止痛膏贴于肚脐眼处,防止晕车疗效显著。
        7.当发生晕车时,可用大拇指掐在内关穴(内关穴在腕关节掌侧,腕横纹上约二横指,二筋之间;或用力适当地按压孩子的合谷穴,在孩子大拇指和食指中间的虎口处。
        8、乘车前不要让孩子吃得太饱、太油腻,也不要让他饿着肚子,如果早上没有吃好或者没有吃饱,孩子胃中空虚,缺少能量的供给,加上一路颠簸,就很容易发生晕车。在车上少吃零食,如果孩子吃的零食过多,食物在胃中膨胀,最容易使孩子血液循环缓慢,从而影响脑部供血和供氧,也会是导致孩子晕车的原因之一。
        9、不要训斥孩子。在旅游的路上,孩子一旦做错了事,不能没完没了地训斥,否则宝宝会产生不愉快的心情,引起全身各个系统的一些微妙变化,比如腺体分泌增加,自主神经紊乱,进而引起恶心呕吐头晕等症状。有的孩子会因为委屈而大哭,直到哭的喘不过来气来,严重的话,宝宝会出现恶心、呕吐、晕厥等症状。所以,出游的时候一定要让宝宝保持愉快的心情,这样才能减少晕车的发生。
        10、乘车应尽量选择靠前颠簸小的位置,以减轻震感。打开车窗,让空气流通。

        如果已经晕车,可采用以下方法:
        1.发生晕车时,最好是静卧休息。有条件的应尽量将座椅向后放平,然后闭目养神。千万不能在车厢内走动,这样会加重症状。
        2.发生晕车时,不可进食饮水。
        3.适当通风,保持空气流通和新鲜。
        4.有恶心、呕吐等征兆时,可作深呼吸。
        5.有条件的,用热毛巾搽脸;或在额头放置凉的湿毛巾。
        为加强前庭功能的锻炼,增强宝宝的平衡能力,可以抱着宝宝原地慢慢地旋转。稍大的孩子,可以带他们荡秋千、跳绳、沿着地上的细绳行走、做广播体操,或在父母的扶持下,让孩子走高度不高的平衡木等。

     

     


     

    (责任编辑:hanjing)

相关阅读: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问政德州

网友爆料

记者调查

重磅专题

关于我们 - 报业集团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业务拓展 - 人才招聘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11   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Email:webmaster@dzwww.com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音像制品出版许可证
鲁ICP备09023866号 新出网证(鲁)字02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