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35期:名医画家罗止园

    缩略图.jpg

    罗止园,生于1879年12月27日,卒于1953年。近代医学家、画家,名文杰,字亦才。德县大营(今新湖街道办事处育新街)人。他出在书香门第、中医世家,自幼学习刻苦,博览群书,少年时代就显现出再医学、绘画方面的天赋。

    2015-12-07
  • 第34期:第一盏电灯点亮

    缩略图.jpg

      1902年,北洋机器制造局在德州设立,局内安装发电机,德州出现了第一盏电灯。当时厂里有两部锅驼机和两部发电机,锅驼机的大引擎轮直径近4米,连接发电机的传动皮带一尺多宽。发电车间有150平米,隶属于弹厂管理,有工人56名,都是天津人。制造局有13各分厂,每个车间和每部机器上都安装了电灯,全厂没有电气动力设备,发电仅仅在晚上,供照明使用。1925年,奉系军阀张宗昌将兵工厂全部机器设备迁往济南,德州发电停止。

    2015-11-18
  • 第33期:第一代产业工人

    缩略图.jpg

      北洋机器制造局的建造,开启了德州大机器生产时代,出现了第一代产业工人。1902年,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的袁世凯以“练兵必先制械”为由,在德州城外西南花园处购买民地530亩,在上码头购买41户民房用地28亩,开工建设德州北洋机器制造局,1905年9月正式投产。

    2015-11-04
  • 第32期:吃水靠运河和浅水井

    缩略图.jpg

    旧时,德州吃水靠运河和城里的几眼浅水井。一般居民多饮用浅水井水,水质硬、味苦咸,有机盐、氯化物含量高。城里较大的浅水井有五眼:金鸡亭吊桥井、马家大井、三山夹一井、恩泉井、卢家井。 金鸡亭吊桥井,在南门外东侧,是附近居民的主要水源。卢家井,位于石芦街,原州卫书院附近,为明嘉靖七年进士卢宗哲修建。1985年,因城市建设,水井被填平,新建成的住宅小区,名为芦家井小区。

    2015-10-28
  • 第31期:城里的拾粪人

    缩略图.jpg

      旧时,德州的拾粪人地位很低,被歧视性地叫做大粪场的掏粪佬,他们大部分是破产农民和世代雇农,除了出卖劳动例外,一无所有。那时候的街道可走畜力大车,路上驴马粪便很多。拾粪人起得很早,天蒙蒙亮就出门。他们背着粪筐,走街串巷捡拾零星粪便,满筐后,卖给开粪场子的户主。拾粪的工具十分简单,一个背筺,一个粪叉。筺的大小依各人身体状况和身高而定。粪叉一般有一个长柄,大约一米左右长,不会超过人的身高。与春夏秋三个季节相比,冬天拾粪是最方便的,因为所拾目标都已经上冻成为固体,不用担心粪叉被粘得一塌糊涂,而且没有异味。

    2015-10-21
  • 第30期:最热闹的是桥口街和喧哗角

    缩略图.jpg

      明洪武元年,明政府取消佃户对地主的人身隶属关系,取消匠籍,奖励垦荒,发展粮食生产,德州经济迅速复苏。明定都北京后,德州以其便捷水陆交通区位,被誉为九达天衢。经济与交通的发展,带动了商业的繁荣,至明永乐九年,德州已是“四方百货倍于往时”,明政府重新规划了城市布局,设立了军市、民市、米市、马市、柴市等商业市场,逐步奠定了德州“漕运所经商贾往来帆樯云集”的交通枢纽和物资集散中心地位。津浦铁路、德石铁路的开通,为德州工商业起了催化剂的作用。

    2015-10-21
  • 第29期:运河流得繁荣来

    缩略图.jpg

      德州,“枕卫河为城”,“控王齐之肩背,为河朔之咽喉”,是一座因粮仓而建的军事重镇,漕粮转运,军粮囤积不仅带动了粮食贸易的繁荣,而且对德州政治、经济地位的提高具有重大意义。明清时代,德州仓成为运河沿岸的四大名仓之一。当年的运河上,“舳舻首尾相衔,密次若鳞甲”。年递运南粮一度达600万石。永乐年间,德州已是“四方百货,倍于往时”。运河两岸商贾云集,舟车如鳞,产品堆积如山,进入全国33个重要的工商业城市之列。工商业的迅猛发展,促使明廷重新定位了德州,从军事重镇逐步演化为商业名城。在德州增设了行政管理机构,从城市的规划,到工商业户的经营,制定了一系列管理办法。明成化年间,推行输银代役法,允许工匠不到京师当班服役,产品可更多投入市场。

    2015-10-21
  • 第28期:新婚胜如小登科

    缩略图.jpg

      结婚,旧有“小登科”之称,是人生大事。必须“六礼”齐全,否则婚姻会被认为是有瑕疵的。“六礼”即六个步骤:问名、纳吉、纳彩、纳徵、请期、迎亲。第一步,问名。先由媒人去男女两家讨口风,都有意后,多数男家托媒人正式提亲。男方酒饭款待媒人,媒婆给主家磕个头,此为“恳亲”。到女方后,女家如果同意,媒婆也给女方家长磕个头,此为“肯住亲”,然后回复男家。第二步,纳吉,俗称过小帖。经过算命相声合命相、打听是否门当户对后,进一步议婚。由男家请先生用16开红纸写好小帖,连同压帖礼(一般为戒指、耳坠或手镯),放入拜匣,送往女家求亲。女家如不同意,原物退回;如同意,收下后也回一帖子,由媒人带回。过小帖后,女方可以悔婚,男方不可,叫“羞男不羞女”。

    2015-10-20
  • 第27期:四合院

    缩略图.jpg

      明清两代,德州籍士大夫在京为宦者众多,衣锦还乡后,盖府邸,修宅院,均采取京都四合院式样,当地的豪绅及殷实之家,也纷纷效仿,并逐渐普及民间,六百多年的演变,逐步形成了具有德州特色的四合式样。德州的四合院一律座北朝南,多有外、内二院。外院横长,大门开在前左角即东南角,称“青龙门”,认为是吉利的。实际上,宅门不设在中轴线上也有利于保持民居的私秘性和增加空间的变化。进入大门迎面有砖影壁一座,与大门组成一个小小的过渡空间。

    2015-10-20
  • 第26期:人民公园

    缩略图.jpg

      德州市花园是人民公园的前身。1955年冬,全国实行公私合营时,原豆腐巷街陈玉亭家的私人花园入公,由市政府建设科筹建德州市花园,地址光明街草场(原地区汽运公司所在地),占地十亩,老百姓俗称“陈家花园”,陈玉亭担任了花园的主任。1966年春建成温室六间,管理室两间和土坯围墙,在园内西南角建德州西湖小景一处。1964年人民公园建成后,迁出归并给人民公园。

    2015-10-20
  • 第25期:一脉相承的群艺文化

    缩略图.jpg

      辛亥革命、五四运动,促进了新文化的发展。1915年,贡生金朝臣、劝学员李成训、董瑶琳在南门瓮城三义庙内设立了通俗图书馆,管理人为郑姓的衙役,仅有几份报纸和商务印刷馆编印的《万有书库》部分图书。1928年,与成立不久的通俗讲演所合并,成立了德县民众教育馆,馆长徐乃真、于圣言,地址设在旧州署街三义庙内,有职工28人,主要分总务、推广、研究三个部门。固定事业设有民众读书阅报2处、民众问询代笔10处、图书阅览室、讲演所、体育馆、古物陈列室、游艺室等;活动事业有巡回文库、巡回演讲、识字运动、卫生运动、种痘及注射防疫、民间同乐会、民间运动会、国术比赛会、书画展览会等;出版的刊物主要有民众丛书7种、民众壁报、乡村周刊。

    2015-10-20
  • 第24期:买来棉布巧成衣

    缩略图.jpg

      “男添庄重女增俏,夏透风凉冬御寒”。旧时德州的成衣店和布店是一体的,除了卖布,主要代客制作婚嫁衣服、寿辰礼品、丧祭服饰、僧道法衣等。成衣店有个的规矩:做针线活的裁缝师傅均是男性,女孩子再能干也不能当徒弟;大点的铺子或者前店后厂,或者外地进货;小的裁缝铺则顾客请上门去做针线活,少的三天五天,多的一两个月。登门的时候,裁缝师傅只带剪子、尺条、烙铁、缝衣针等工具,衣料、线、填料等均由东家提供,且负责伙食。工资根据衣料好坏、式样繁简、工时长短商定。

    2015-10-20
  • 第23期:历史上的德州名酒

    缩略图.jpg

      受运河的滋润,德州酒业在明末悄然兴起,很快就在酒界中占有了重要位置.在此期间,罗酒、露酒、卢酒都曾通过运河而传觞天下,博得酒林同行的强烈关注。德州酒出现过很多品牌,其中以罗酒呼声最高。阮葵生《茶余客话》记载:“德州罗酒,亦北酒之佳者。清代诗人王士帧赋诗赞曰:“玉井莲花作酒材,露珠盈斛泼新醅;清泠错着康王水,风韵还宜叔夜杯。”雍正《山东通志》记载:“罗酒,出德州罗氏,色白而味醇。”罗酒由罗钦瞻亲造,并由罗氏家族传续下去。罗钦瞻为明末清初人,明崇祯十年考取进士,他精通酿酒技术,酿造出绝世佳酝。据说能够品尝到罗钦瞻亲手酿制的罗酒是清初官场上的美事,很多与罗钦瞻同时代的官员在饮用罗酒之后总是念念不忘,并写诗称赞。吏部侍郎高珩,与罗钦瞻同为崇祯进士,交情自不一般,他在《尝罗钦瞻酒》一诗中写道:“瑞露天浆总未真,每从德水想清沦。蒲城奢望吾何敢,一斗从君借小春”。淮南文士龚鼎孳、诸城丁耀亢等均曾作诗赞罗酒。

    2015-10-20
  • 第22期:新湖和假山

    缩略图.jpg

      新湖和假山是德州老百姓的俗称,正式的名字叫明月湖和叠翠山,是明月湖景区的主要组成部分。1958年,德州市里邀请天津南开大学师生对城市建设进行整体规划,其中的《文化休息公园》部分就是对新湖进行的第一次规划:西起解放路,东至湖滨路,南起东风路,北至东方红路。这个规划与今天明月湖景区范围几乎一致。1959年,德州市拆除南门,解放路畅通;扒除南城墙,新修建了东方红路,为新湖的开挖奠定了基础。这一年,德州市展览馆、招待所、市委市政府办公楼相继竣工,对新湖区域环境的治理也提上了日程。

    2015-10-20
  • 第21期:很重要的花行

    缩略图.jpg

      棉花买卖,俗称花行。清代的德州商业,花行是第一大宗,《德州志》把棉花列为德州“货之属”的第一项。蔡绍江著《漕运河道图》也记载着棉花是清代德州对外贸易的主要产品。由于棉花种的多,致使粮田面积连年减少,粮食一度不能满足市场需要。《德县志》记载:“地产谷不敷用,尤取资于商贩。”清康、乾二帝曾特谕德州“免关米豆商税,以使谷物流通”。每年农历八月至十一月期间,运河上面,全是满载棉花,来自临清、武城、冀州、清河、南宫方向的船只。清末民初,德州有花行一百余家,从商业街到柴市街,鲁德、复兴、长和、义和福等一家接一家,其中规模最大的是鲁德花行。鲁德东家邵翼卿,曾任商会会长。店面上有三个经理,一名会计,还有管秤的“称官”,有行脚、打包匠等十几个人。鲁德花行是坐庄收购,货源主要来自高唐、夏津、恩县、平原、武城、陵县等地。每天收购两三百包,每包重160斤。它公开的是吃佣钱,即手续费。但是,这种商业主要是靠使秤的手腕和远距离贩运赚钱。

    2015-10-20
  • 第20期:古代皇帝与德州之缘

    缩略图.jpg

      明朝永乐年间,朱棣迁都北京,德州由一个偏僻小城一跃而成为政治中心的辐射地域。凡东南漕粟,商贾宾旅以及皇帝南巡、外夷朝贡皆途经此地。尤其是康熙乾隆年间,皇帝南巡常常驻临德州,它让德州免受一些灾难之苦,促进了德州经济发展。1684年,康熙第一次南巡就驻在德州,并写下了《次德州即事》:近郭人烟集,遥天月上初,析寒添夜漏,不寐但看书。康熙四十六年正月,康熙第六次南巡,驻跸德州时,写了一首题为《德州》五言诗:长河绝流,晓坐寒仍肃。若使居深宫,安知有冷。此时,已经离他第一次驻跸德州整整过去23年,年过半百的康熙在经受长途颠簸和夜冷晓寒后,他以德州之境况了解民生,关注着生存在这片土地上的百姓们。

    2015-10-20
  • 第19期:舶来的民风

    缩略图.jpg

      “舳舻转粟三千里,灯火临流一万家”,大运河沟通五大水系,跨越燕赵、齐鲁、荆楚、吴越等地域,长期的物质、文化交流,特别是明清时期,一度影响着和改变着德州传统习俗。   首先,是价值观念的转变。明《德州志》载,当年的德州读书人豁达聪明,一心求取功名;农民忙碌于田间耕作,质朴无私;长老有勤俭之范,子弟多弦涌之风。随着运河带来的商品经济的发展,各阶层价值观念自觉不自觉发生了转变,掀起一股重商重利之风。 程先贞很是看不惯这种现象,他在《德州志略》中写到:很多由于各种各样理由,在村里混不下去的人,出来经商富裕后,趾高气扬,应酬、周旋于士大夫之间,即使有人知道其劣迹,也采取了包容的态度,无论到谁家做客,都坐在主座上,甚至到亲戚家,也受到高规格的接待。还有衙门里的小吏,拿钱捐个官,就感觉自己是个官了。就连奴婢也是哪里有饭吃就去哪,没有常主。

    2015-10-20
  • 第18期:应水而兴的信仰

    缩略图.jpg

      生活在运河两岸的人们,享受着运河舟楫、水产等种种恩惠,也承受着运河暴虐、泛滥的种种苦难。在他们的心目中,河水的柔顺与暴虐均由河神操纵控制。为了向河神祈福消灾、趋利避害,便有了对河神的种种祭祀活动,成为运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德州供奉河神为金龙四大王,最初产生于黄河边,原形据说是南宋人谢绪,蒙古灭南宋时投水殉国,死后曾显灵帮助明将傅有德,助明成祖“复修漕运”,“凡河流淤壅,力能开之,舟将覆溺,力能拯之”。明隆庆年,得封“金龙四大王”。明嘉靖二年,兵部福使赵时春镇守德州时注意到:当时德州为水陆都会,运河经济尤为发达,人们行船、出漕及生活中均拜河神,但没有庙,不符祭祀礼仪。

    2015-10-20
  • 第17期:一位西方人眼中的德州农民特性

    缩略图.jpg

      明恩溥,1845年7月生在美国康涅狄格州,是个牧师的儿子。1872年来华,在天津做传教士,后来不久即到山东,自1880年后,他久居于一座运河边的村庄里---武城庞庄,从事于农村布道、医药、慈善、教育等工作达25年之久。 在庞庄,他建设了规模很大的教堂,据《德县公理会五十年史略》记载:“一八八六年鸠工庀材,建造圣堂,华信徒或捐金钱,或捐工料,各谒棉薄,乐意愉将,巍峨宏状能容数百人之圣堂耸出僻村,此即体信之结晶也,代表精神者之形式教会,从此逐渐实现矣。”后来他在国际上很有名气,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他根据这一带农村生活经验所发表的文章和出版的书籍,而从这些作品中,我们也逐步了解到十八世纪末期德州农民的生活。

    2015-10-20
  • 第16期:德州电台沿革

    缩略图.jpg

      德州电台的起步很早,可上朔到1937年党领导下的抗日游击队宣传队收音站。那时候条件极为艰苦,只有一部三管干电池直流收音机,临时架起5米多高的天线。收音站的主要任务是抄收陕北广播电台播发的抗日新闻,印发传单,开展敌后抗日宣传活动。 德州解放后,当时报纸很少,且传递速度慢,农村也没有更多宣传工具。为宣传党的政策、路线,广播收音站被提上日程。1947年,夏津县武装委员会在其驻地戴庄,建立起全区第一个广播收音站。1950年4月,中央人民政府新闻总署发布了《关于在全国建立广播收音站的决定》,同年8月,山东分局宣传部发出《关于建立全省广播收音网的通知》,根据上级指示,德州专区广播收音站于1951年建立,设在地委宣传部,隶属宣传部领导,业务上受省广播电台指导,于荣光任收音员。到1952年,收音站发展到205处,形成了由专区站、县市站、机关站、区站和合作社站组成了城乡广播收音网。在当时宣传方式还很少的情况下,收音站将国家和省的政策、决议及重要新闻及时传达到各地,有力配合了当时的土地革命、抗美援朝、镇压反革

    2015-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