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34-2778800

通讯员qq群:144738782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当前位置:文章

我国首个胰岛素使用教育管理规范发布

2011-08-16 17:50: 作者: 来源:
核心提示:由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编撰,诺和诺德公司支持的《中国糖尿病患者胰岛素使用教育管理规范》正式发布,这是中国第一个针对胰岛素使用的教育管理规范。

     胰岛素是治疗糖尿病的最重要的武器之一,医务人员应该对这把利器更加了解并善加使用,从而帮助患者更好地控制血糖,减少并发症。但在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与诺和诺德公司完成的我国第一个针对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现状及影响因素的调查结果显示,糖尿病患者接受有关胰岛素使用的教育不够,影响了糖尿病治疗方案的优化。8月13日,由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编撰,诺和诺德公司支持的《中国糖尿病患者胰岛素使用教育管理规范》正式发布,这是中国第一个针对胰岛素使用的教育管理规范,将为糖尿病医生、护士以及其患者提供正确、规范的胰岛素使用观点和治疗方案。

      目前我国胰岛素使用中主要面临两大问题,一个是患者治疗的依从性较差,超过一半的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不遵医嘱行为,以致血糖控制长期不能达标,加大了并发症发生、发展的风险;另一个是医护人员对胰岛素的规范使用也存在许多问题,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一些医生误认为胰岛素是患者最后不得已的选择,往往根据患者症状而非血糖水平进行处方,没能在患者诊断后五年的关键治疗期进行积极干预,加快了患者并发症发生的进程;其次是一些医生对长效、中效、短效等不同类型胰岛素的了解还存在偏差,对如何针对不同人群制定个体化的胰岛素起始和(或)优化方案还缺乏明确的认识;第三是有些医生对于胰岛素的副作用认识不足,管理不当,这常常影响到患者使用胰岛素的信心,增加了胰岛素治疗的难度。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主任委员、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纪立农教授在发布会上称,《中国糖尿病患者胰岛素使用教育管理规范》的发布将使医护人员更好地掌握胰岛素治疗中的起始时机、剂型、用药方案以及相应的生活管理方案,并将有助于解决我国胰岛素治疗依从性差的问题。

      多项循证医学研究均证实,良好的血糖控制能有效降低糖尿病患者的血管并发症和病死率。例如,英国的UKPDS研究组在对5102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治疗后发现,强化血糖控制可使糖尿病任意并发症发生降低25%,微血管病变的发生降低25%,白内障摘除事件降低24%,视网膜病变风险降低21%。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糖尿病教育与管理学组组长、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内分泌科主任郭晓蕙教授介绍,《中国糖尿病患者胰岛素使用教育管理规范》主要包括五方面的内容:糖尿病患者为什么需要胰岛素;糖尿病的胰岛素治疗,如起始治疗时机,胰岛素的种类,使用胰岛素的障碍,如何应对胰岛素的副作用,以及如何制定个体化的胰岛素治疗方案等;使用胰岛素治疗的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包括饮食原则、运动原则、自我监测等;胰岛素注射技术指导,包括如何购买和保存胰岛素,如何选择胰岛素注射装置以及注射技巧;医护人员如何帮助患者使用胰岛素,通过一套四部曲的《胰岛素使用访谈工具》,让医生更好地了解并帮助患者解决使用胰岛素的种种障碍。

      目前我国糖尿病患者数量几近一亿,发病率达到9.7%,已经成为世界糖尿病第一大国。

       
     

    (责任编辑:hanjing)

相关阅读: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问政德州

网友爆料

记者调查

重磅专题

关于我们 - 报业集团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业务拓展 - 人才招聘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11   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Email:webmaster@dzwww.com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音像制品出版许可证
鲁ICP备09023866号 新出网证(鲁)字02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