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34-2778800

通讯员qq群:144738782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当前位置:文章

分娩麻醉不可怕 解读生产时不同 “麻”感

2011-08-16 17:51: 作者: 来源:
核心提示:无论是顺产还是剖腹产,同样都会遇到麻醉的问题。只不过采取不同的麻醉方式,效果自然不一样,而术后的护理等各项工作自然也不一样。

    根据身体状况,医生建议小维实行剖腹产,可是小维害怕麻药对宝贝有影响,和老公两人犹豫着不肯签字。麻醉真的这么可怕么?麻醉药对宝贝有影响么?麻醉后的护理有什么不同么?

      生产时一定需要麻醉吗?

      专家指出,基本上剖宫产时必须进行麻醉,自然产则在产妇选择做无痛分娩时才需要。由于麻醉属于侵入性的处置,因此会有一定的副作用及并发症。但实际上,麻醉剂是在帮助产妇度过生产过程,减轻疼痛,并在发生产科并发症或急症时,协助产妇及胎儿维持生命。所以,在了解麻醉的必要性及风险后,产妇们并不需要害怕麻醉,只要在正规医院接受麻醉手术,一般不会出现问题。

      麻药成分会不会影响产后哺乳?

      剖宫产后妈妈分泌的初乳中可能会残留少量麻药,但根本不足以危害到宝宝。剖宫产的妈妈完全可以在半小时内让宝宝吸吮乳汁,不用过于担心手术中的麻药会影响奶水。无痛分娩麻醉剂量则更小,更无需担心会残留破坏乳汁。

      生产时常用的麻醉方式

      硬-腰联合麻醉

      剖腹产通常使用硬-腰联合麻醉,也可以单纯采用腰麻或硬脊膜外麻醉,这几种方式可以统称为椎管内麻醉。

      危险指数:*

      护理指数:**

      使用指数:****

      胎儿影响指数:*

      过程:

      1. 先让产妇侧躺并低头屈膝成虾米状,都是在脊柱的棘突间隙进行穿刺;

      2. 腰麻是将药物直接注入到蛛网膜下腔包裹脊神经的脑脊液中,起效时间较快,药物开始注射几乎就会立即起效;腰麻的麻醉程度较强,术中镇痛效果好,下肢会有明显的肌肉无力感;

      3. 然后在硬膜外腔置入导管,便于术中持续给药。单纯硬脊膜外麻醉起效稍慢,约需10分钟。

      *在实施麻醉前,麻醉师通常会询问产妇是否有腰椎疾病或其他疾病。确认没有影响因素后,就可以实施麻醉了。而麻醉的过程中,产妇应如实地回答是否有麻、痛或“过电”等感觉,以便麻醉师能够及时掌握状况。如有不适感,要如实反映,以便能够及时发现问题,避免出现危险情况。

      *腰麻容易引起血压变化,个别产妇可能感到胸闷、头晕、恶心,有些人会感到全身发飘,有些产妇还会呕吐。平卧时,特别是在麻醉药物起效之后,子宫对下腔静脉的压迫明显,回心血量减少,同时下肢的血管扩张,产妇可能会出现低血压。这时麻醉师会采取将手术台向左倾斜,以减少下腔静脉的压迫,还可以使用药物增高产妇的血压,加快输液速度等措施。

    功效:

      腰麻不会留导管,其作用时间较短,根据药物的种类和剂量持续约30~90分钟,限制了手术时间;硬脊膜外麻醉由于放置导管,可在手术中追加麻醉药,可以方便地延长麻醉时间,术后可以继续保留做止痛用。通常剖腹产的手术时间需要1~2个小时。

      护理:

      1. 一般在手术前一天,晚上12点后,或者根据手术时间,在术前8小时就不能进食、进水了,以免手术时食物或水反流堵塞呼吸道,产生危险;

      2. 术后6小时后即可翻身,帮助肠胃恢复,促进麻痹的肠肌蠕动功能及早恢复,使肠道内的气体尽快排出,还有助于恶露排出。

      3. 如果感觉伤口疼痛难忍,可请医生在手术当天或当夜给用一些止痛药物。在此之后,对疼痛多做一些忍耐,最好不要再使用药物止痛,以免影响肠蠕动功能的恢复。

      4. 术后约24小时,胃肠功能才可恢复,待胃肠功能恢复后,可食用流食1天,如米汤,忌食牛奶、豆浆等胀气食物。肠道气体排通后,可进食半流质食物1-2天,如汤面、馄饨等,然后再转为普通饮食。

      5. 只要体力允许,产后应该尽量早下床活动,并逐渐增加活动量。这样,不仅可增加肠蠕动的功能,促进子宫复位,而且还可避免发生肠粘连、血栓性静脉炎。

      禁忌

      1. 背部皮肤感染,腰椎疾病,无法实施椎管内麻醉;

      2. 产妇患有败血症、凝血功能障碍;

      3. 产妇合并心功能不全或其他疾患无法配合麻醉体位的;

      特别提示:

      椎管内麻醉后,通常在1~2周内腰部会有不适感,腰疼或者略有酸胀感,这些都是正常现象。若不适感异常强烈或持续时间很长,则需要去医院就诊。

    全麻

      全麻是将麻醉药物由静脉注射诱导,待产妇睡着后开始进行气管内管插管,之后以吸入性麻醉药为主维持麻醉。如果接受了全麻,产妇会在整个分娩过程中保持无意识状态,感觉不到疼痛。

      有些麻醉药物可以透过胎盘,对新生儿的呼吸产生一定的影响,严重的可出现新生儿出生后呼吸抑制,需要进行气管插管。因此一般不用这种麻醉方法,除非是腰椎有伤或者其他的禁忌,无法施行硬-腰联合麻醉的剖腹产。或紧急情况下使用,例如大出血、胃中的食物或胃酸进入气管或肺中,若不及时将产妇麻醉,有可能发生严重后果。

      危险指数:**

      护理指数:*****

      使用指数:*

      胎儿影响指数:***

      护理:

      术后通常平卧位,头偏向一侧,防止口咽分泌物和呕吐物误吸,若出现不适反应,应立即与医生取得联系。其余注意事项与硬-腰联合麻醉一样。

      顺产麻醉——局部麻醉

      危险指数:*

      护理指数:*

      使用指数:*****

      胎儿影响指数:零

      侧切

      为避免会阴分娩时不规则裂伤而进行的局部会阴剪开,采用局部麻醉,也就是从皮下组织局部注射麻醉剂。药效在注射后1小时内退去,局部的感觉就会慢慢恢复。产妇意识是清醒的,能清楚地感到缝合时的触觉,但没有痛觉。若非对注射的药物过敏,一般不会有特别的并发症发生。

      静脉注射麻醉

      危险指数:***

      护理指数:***

      使用指数:*

      胎儿影响指数:*

      缝合裂伤

      若有较深或较广泛的裂伤需要缝合,或胎盘娩出不完整,需要以器械进入子宫腔清除时,则会使用静脉注射麻醉。麻醉方式是将药物注入静脉,产妇意识丧失而降低对痛的感觉,进而达到止痛的效果。一般停止注射药物后,约半小时之内就可恢复意识。

      无痛分娩——笑气

      这是一种没有气味的吸入性麻醉剂,通过口罩吸入,几秒钟后便见效果。正确的和短时间的使用不会产生危险,也不会引起呕吐和眩晕,产妇也可以保持清醒,减轻疼痛。

      危险指数:*

      护理指数:**

      使用指数:*

      胎儿影响指数:*

      笑气这种气体不会抑制胎宝贝的呼吸和循环功能,不增加产后出血量,镇痛效果比较好,也不影响分娩过程,又能使分娩的妈妈保持清醒状态,可以很好地配合医生,还能缩短产程。

      笑气特别适合那些能够顺利生产,但希望适当减轻一些分娩疼痛的产妇。

      硬膜外阻滞镇痛

      硬膜外阻滞镇痛是通过麻醉医生在产妇的腰部硬膜外腔放置导管,分娩镇痛所使用的麻醉药物浓度较低,安全性高。

      危险指数:**

      护理指数:**

      使用指数:****

      胎儿影响指数:*

      当宫口开到3指时注入药物,一般药效持续一个半小时,或者更长,可以持续给药或者等产妇有了疼痛感后自控注入药物,如此反复,直到分娩结束。这种无痛分娩法是目前应用最广泛、效果比较理想的一种。它可以阻断产妇的感觉神经,但不影响其子宫收缩及运动神经,而且,产妇能够保持头脑清醒,便于积极配合参与整个分娩过程。

      专家提示:

      如果胎儿有缺氧的情形,或者是宫腔内有感染,胎儿处于一个感染的环境,就不能做无痛分娩。

      目前产妇和家人对麻醉了解不深,因此有一定的偏见,认为不安全,其实只要在麻醉前与麻醉师进行沟通即可解答心中的疑虑。目前麻醉技术已经非常完善,只要产妇注重围产检查,并如实反映病史,这些都可以降低麻醉的风险。
     

    (责任编辑:hanjing)

相关阅读: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问政德州

网友爆料

记者调查

重磅专题

关于我们 - 报业集团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业务拓展 - 人才招聘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11   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Email:webmaster@dzwww.com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音像制品出版许可证
鲁ICP备09023866号 新出网证(鲁)字02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