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34-2778800

通讯员qq群:144738782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当前位置:育婴

早教 究竟应该怎么教?

2013-07-01 15:09: 作者: 来源:光明日报
家有孩童,似乎谁也躲不过早教的诱惑。游泳、爬、玩、画画、音乐、思维,协调性……什么都能变成早教,由不得你不掏钱。
     家有孩童,似乎谁也躲不过早教的诱惑。游泳、爬、玩、画画、音乐、思维,协调性……什么都能变成早教,由不得你不掏钱。

      

      由此而生,各种早教机构数量急剧攀升,甚至成为众多购物中心招商的热门。

      

      早教,究竟为何而“教”,又该如何而教?

      

      1岁宝宝竟然有了MBA课程 

      

      “老师讲了一堆道理,好像你没上就把孩子耽误了。”张菲菲想起几年前的一时冲动,十分后悔。第一次抱着四个月大的孩子去上早教亲子班,张菲菲傻了,“一个教室,爸爸妈妈满地爬,老师大呼小叫,孩子们不听‘指挥’地卧在各种玩具堆里,太逗了。”过一段时间,孩子会爬了,当妈妈的特别激动。但现在想,“不上这个班,不是照样会爬吗?”很快,热情退却,1万多的投入撂到那儿了。“这早教真有点唬人,谁知道到底有没有用。”张菲菲得出这样的结论。

      

      但她理解,早教是一个越做越大的产业。

      

      而在下一个早教班——幼儿英语班里,当“又一批颤微微的小孩进来时”,张菲菲心有感慨,相似的一幕又上演了。

      

      “他们又会坚持多久?这样的课程到底有何益处?”

      

      成长路上的每一步,都让家长小心翼翼,生怕走错、落后。有资料显示,尽管只有不到10%的家长加入其中,但在大城市,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接受、寻求早期教育。

      

      另一位妈妈吴倪奔波在各早教中心之间,试听、判断。“有人说若孩子小时候一直在上早教班,语言、思维和交往能力都会比较强,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身陷其中,吴倪有些惶惑。她甚至看到有的早教机构提出了一些违背大脑发育自然规律的论点或言论,有的认为早教就是培养爱因斯坦,有的居然为1岁的孩子设MBA课程。

      

      孩子的诞生,为每一个家庭增添了无限的喜悦,也为每一个家庭带来了不少的迷茫。满街的早教宣传和体验活动,辗转于各个早教中心之间,面对铺天盖地的宣传广告,吴倪显得无所适从——选还是不选?上还是不上?呆在家里,就是瞎玩吗?

      

      早期儿童发展不等于早期教育 

      

      运动、音乐、创意美术、思维、科幻魔术、亲子律动、游泳课程、分享阅读……早教课程设计,名目繁多。有的让人看后不知所以,诸如呼吸冥想、婴幼衔接。

      

      同时,早教课程的价格也不菲:孩子一出生就可以来上课,刚出生到6个月大的宝宝,课程是12节,每节课45分钟,收费是1880元;2岁前有168次课,收费是10500元。吴倪发现,类似这样价位的早教班并不罕见。

      

      记者在一家早期教育机构看到一份全日课程的宣传:优惠课程 5000-6000元/月;教学团队:测评师1名、教学指导师1名、课程师1名;授课时间:每周5次、每次9小时(9:00—18:00);授课内容:六大领域。

      

      一次课9个小时,不知道什么样的儿童能完成这样的功课!

      

      早期儿童教育项目看起来,往往只是一些商家赚钱的幌子,看似异常繁荣的早教市场背后,存在着诸多不规范之处,乱象丛生。

      

      “0—3岁的婴儿,家庭教育比课程教育重要得多。”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刘占兰表示,一方面,现在依托公立幼儿园的早教班数量不多,比如北京,依托公立幼儿园办的早教点只有大约200个,难以满足家长们不断增长的需求。另一方面,现在的父母大多是80后独生子女,为人父母的教育经验不足,迫切希望有人指导,纷纷抱着“不想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心态,盲目“跟风”,给孩子们报早教班。

      

      中国工程院院士韦钰介绍,人心智的发展两个年龄段最重要,1岁到2岁、3岁,和12岁到15岁、16岁,早期发展会影响青少年时期的学习、行为和健康。但必须要认识到,早期儿童发展不等于早期教育,更不是要把小学的课程提前交给幼儿,盲目地提出所谓“不要输在起跑线上”的错误提法,如何进行早期教育必须要基于科学研究,基于我们对脑发育的认识,否则会很盲目,甚至做出对儿童有害的教育行为。盲目给孩子“加餐”,反而会给他们造成伤害。

      

      最重要的早教是家庭教育 

      

      “我曾经是无比坚决的早教拥护者,也曾经体验过无数家早教中心课程,现在回过头来看,如果再有一个娃,我不会干这些事了,最好的早教就是妈妈和孩子在一起,游戏、阅读、玩。”一位家长深深感慨。

      

      “那些设置系统的和知识性的早期儿童教育项目是错误的。”韦钰认为,儿童的有效学习同样需要以他们的主动学习为前提,由儿童来选择学习的具体内容,需要基于现实的场景,而不是由成人来规划所谓的课程计划。

      

      韦钰建议,父母要尽可能亲自教养孩子,因为父母是最爱孩子的人,没有人可以替代。并且,出生以后孩子和教养者之间建立的依恋感情是人一生中拥有的两个最强烈的感情之一,早期幼儿和父母之间建立的情感联系会影响孩子的感情。

      

      教育部儿童发展与学习科学重点实验室杨元魁博士表示,面对早教班,家长要理性。对0—3岁的儿童,课程学习的效果并不见得好,最重要的早教应该是家庭教育,吃喝拉撒睡其实就是早教,生活才是最好的教材。

    (责任编辑:hanjing)


相关阅读: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问政德州

网友爆料

记者调查

重磅专题

关于我们 - 报业集团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业务拓展 - 人才招聘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13   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Email:webmaster@dzwww.com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音像制品出版许可证
鲁ICP备09023866号 新出网证(鲁)字02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