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原:穷亲不脱贫 帮扶不脱钩

2017-05-22 10:24:00 来源:德州日报 作者:

  今年以来,平原县以“结穷亲、献真情、办实事、促发展”为主题,试点实施机关党员干部与建档立卡贫困户结成“亲戚”,经常走访,帮助贫困户解决生产生活实际问题,改变他们的经济落后面貌。

  “亲戚”常上门,老张家变了样

  平整的水泥路直通一栋黄墙红瓦的新房,房前新整出的菜地散发着泥土的清香,房后的羊圈里几只羊羔咩咩地叫着,一位老汉在堂屋里与老伴儿聊天、纳凉……日前,笔者来到前曹镇东马村贫困户张国印家中,看到了其乐融融的场景。

  4个月前,张国印家里还是另一番模样:家具破烂不堪,患有智障的儿子弄得炕上地上脏乎乎;一家人没有收入来源,日子过得很辛苦,老张脸上很少有笑容。

  让张国印家发生变化的是镇上的“亲戚”马连恩。今年1月,前曹镇干部马连恩与其结成“亲戚”后,帮他把屋前空地整理出来,开春种上了菜,还给他家送来了两只小羊羔。张国印每天打扫卫生、种菜、养羊,日子过得充实,也有了奔头。

  为让贫困户实现脱贫,平原县委县政府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将党建与扶贫工作相结合,以前曹镇、张华镇为试点,开展“结穷亲、换新颜”活动。两镇的274名机关党员干部主动到165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家中认亲,每月至少去一趟,从住房环境、生产条件等多方面改善贫困户的生活。“我们县的贫困户大多数是老弱病残,劳动能力较弱。结亲后,我们首先要帮助他们改变面貌,让他们重拾生活的信心。”县扶贫办副主任李德刚说。

  结亲扶贫“扶上马送一程”

  “提起结对帮扶,不少人会想起过年过节送食用油、慰问金等。”李德刚说,“我们结穷亲目的是扶贫,要扶上马送一程,巩固扶贫成果。主要任务有三项:助生产、帮理财、扶志气。”

  帮助贫困户找到维持生活的门路是结亲干部的重要工作。张华镇包村干部崔志刚与贫困户赵文荣结成“亲戚”后,帮赵文荣在平原县旺祥奶牛养殖专业合作社找到了工作,月收入1900元。

  前曹镇尹屯村有贫困人口3人,均患有智力障碍,他们分到了扶贫款后,很快就吃吃喝喝花光了。该村贫困群众王洪涛,今年37岁,智力障碍,与75岁的老父亲一起生活,平时爱喝酒,手里有点钱,就去买酒喝。镇干部韩军与他结成“亲戚”后,在村里选了3名热心村民,成立了理财小组,帮助王洪涛规划管理上级发给他的扶贫款,让他把钱用于改善日常生活。

  此外,转变贫困户的思想,帮其精神脱贫更关键。马连恩与张国印结亲后,帮他申请危房改造项目,还经常上门陪他聊天,让他走出自卑的心理阴影。尹屯村的王洪涛在“亲戚”韩军的帮助下,到附近加油站打扫卫生,有了固定收入,重拾生活信心。

  “亲戚”常来往,帮扶做得实

  “结穷亲,换新颜”是平原县扶贫工作的提升工程,此前已做了许多基础工作,保证贫困户按期达标脱贫。

  扶贫工作开展以来,该县对贫困户进行了梳理,分类施策,确保持续增收、稳定脱贫。平原县以产业扶贫为主导,共投入各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3851万元,建设扶贫项目125个,精准对接帮扶建档立卡贫困户,现已获得收益395万元;为34个扶贫生产经营主体发放“富民生产贷”4627万元;广泛动员社会各界捐款140余万元作为孝赡扶贫基金,用于对60岁以上建档立卡贫困老人的孝赡补贴。截至目前,该县省定贫困人口脱贫2060人,市定贫困人口脱贫7163人,总脱贫率达81.6%。“扶贫工作来不得半点虚假,不能蜻蜓点水、走马观花,只有扑下身子扎下根,像走亲戚一样常来常往,走得勤、访得真、做得实,才能真正改变贫困户的面貌。县委要求结亲干部做到贫亲不脱贫,帮扶不脱钩、责任不解除。”平原县委书记王洪霞说。

初审编辑:马宝涛

责任编辑:白雪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