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行德州开发区支行“红马甲”志愿服务队:坚守公益初心 书写人间大爱 

2024-05-25 16:16:02  来源:大众网 作者:

“你们每次来都给我们免费理发,还陪我们聊天,每回都盼着你们来。”5月19日,德州天衢新区付庄社区居民王女士向为她理发的志愿者连连道谢。她提到的这群志愿者来自农行德州开发区支行,在中国农业银行前不久公布的“2023年度优秀青年志愿者组织”名单中,该行的“红马甲”志愿服务队为全省农行唯一获此殊荣的支行服务队

成立于2014年的农行德州开发区支行“红马甲”志愿服务队,一直行走在公益路上。每逢节假日,他们前往敬老院看望老人,走进特教学校给儿童送去关爱,深入社区组织公益课堂。每当看到社会上有需要援助的人群,他们便自发组织公益捐赠,十年来举办的大型公益捐赠活动有30余次,累计有上万人次参与过志愿服务活动。

谈到为何要发起志愿服务队,发起人、现任农行德州开发区支行综合管理部经理杨丙文说,起初只是想多给老人一些关爱。当时他妻子毕兰红在禹城市张庄镇中学任教,隔壁是张庄镇敬老院,有些老人有子女前来探望,也有些老人每天孤零零地坐在院子里。回家后她跟杨丙文说起这些老人的情况,夫妻俩便有了去敬老院送爱心的想法。

时任农行德州开发区支行运营财会部经理的杨丙文发起了第一次敬老志愿活动。正值冬季,他们提前准备了御寒的衣被、米面油等物品,驱车前往张庄镇敬老院,送去慰问物品,帮老人们打扫卫生,陪老人们聊天。离别之际甚至有老人拉着他们的手不愿意让他们离开。

初次敬老院之行给杨丙文带来强烈的震撼,“我想要给更多的老人送去关爱,想要帮助更多的人,就有了成立红马甲队伍的想法。”杨丙文说。以敬老为起点,此后他们捐款捐物,组织爱心义剪,开办公益课堂,活动形式越来越多样,但公益初心始终不变。

德州市特殊教育学校是农行德州开发区支行红马甲志愿者们常去的地方,他们用力所能及的行动去温暖残障儿童。2014年6月,在一次志愿活动中,他们了解到当时5岁的嘉蕊尚存微弱的听力,有希望通过手术恢复听力,但无法凑齐手术费用,团队成员便发起倡议,筹集了3500元善款并联系医院给这个孩子做了人工耳蜗植入术,让她重回有声世界。通过专业的康复训练,嘉蕊现在能和其他孩子一样正常生活、学习和工作。

2017年“红马甲”在付庄社区服务中心成立了“德育大讲堂”。开课后,每个周六,他们都风雨无阻,前去开展公益讲座。杨丙文和妻子根据不同的节日、热点事件、家庭矛盾分析设计课件、精心备课,还开展了“经典唱诵”“光盘行动”等系列活动,以求给孩子们心灵的启迪和慰藉。农行很多家属深受感动,自发参与进来。有的家属是心理医生,免费帮孩子们做心理咨询。有的家属是设计师,带孩子们设计各种图画。后来还有家长向学校推荐,邀请他们去学校讲课。2023年,在一次活动中杨丙文遇到了6年前在德开小学讲课所在班级的班主任邢春雪,聊天中邢春雪感慨道:“上一届听过您讲课的孩子就是不一样啊!”

在“德育大讲堂”的影响下,“红马甲”活动中也有了孩子们的身影。他们跟随“红马甲”来到德州双汇集团、乐华陶瓷等企业,宣传勤俭节约的好风尚。还在社区、广场开展丰富的文艺汇演,以喜闻乐见的形式丰富着老百姓的业余文化生活。十年来,“红马甲”精神影响着新时代的青少年,让他们的人生更加丰富多彩。

十年来“红马甲”们无论岗位如何变化,无论时空如何迁移,但他们不能割舍的是一路走来的“红马甲”,“红马甲”也更离不开他们的支持和陪伴。他们是支行现任班子成员及原成员,他们是已退休但不褪色的老同志,他们是才入行不久的大学生,他们是农行员工的家属,他们是孩子的同学,他们是朋友的朋友。

“十年来,支行经历了四任领导班子,每届班子都对志愿服务给予了大力支持,也促进了志愿活动行稳致远。今后,我们作为新一届领导班子,有信心继续传好接力棒,把‘红马甲'精神传承下去!”农行德州开发区支行主持工作的党委副书记、副行长刘雨枫说。(通讯员 宫玉河)

【更多新闻,请下载"海报新闻"客户端或订阅山东手机报】

【山东手机报订阅:移动/联通/电信用户分别发送短信SD到10658000/106558000678/106597009】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郭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