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电台的起步很早,可上朔到1937年党领导下的抗日游击队宣传队收音站。那时候条件极为艰苦,只有一部三管干电池直流收音机,临时架起5米多高的天线。收音站的主要任务是抄收陕北广播电台播发的抗日新闻,印发传单,开展敌后抗日宣传活动。

1986年,德州人民广播电台正式播音,播出方式以录播和转播相结合。这是全省县级市第一个调频立体声广播电台。-原址在现在的希森欢乐岛。

 

    德州解放后,当时报纸很少,且传递速度慢,农村也没有更多宣传工具。为宣传党的政策、路线,广播收音站被提上日程。1947年,夏津县武装委员会在其驻地戴庄,建立起全区第一个广播收音站。1950年4月,中央人民政府新闻总署发布了《关于在全国建立广播收音站的决定》,同年8月,山东分局宣传部发出《关于建立全省广播收音网的通知》,根据上级指示,德州专区广播收音站于1951年建立,设在地委宣传部,隶属宣传部领导,业务上受省广播电台指导,于荣光任收音员。到1952年,收音站发展到205处,形成了由专区站、县市站、机关站、区站和合作社站组成了城乡广播收音网。在当时宣传方式还很少的情况下,收音站将国家和省的政策、决议及重要新闻及时传达到各地,有力配合了当时的土地革命、抗美援朝、镇压反革命和爱国增产运动等工作的开展。在活跃文化生活、宣传科学知识等方面也起到了一定作用。据一份1952年下半年工作总结“在9月1日至5日的一次物资交流会上,收音站开展了广播宣传活动,受教育者达11万人次”。

图中的第一排房子就是当时的电台所在地,高高的发射塔在市中心很突出

 

    在广播站的基础上,德州有线广播网逐步发展起来。1952年,7月,德州市广播收音站改为德州市有线广播站,播音呼号为“德州市有线广播站”。到1965年,当时德州地区的13个县市全部建立了广播站。有线广播网络的建设,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1955年以前,当时的有线广播没有专线,借用电话线,在1967年的时候达到高峰,占到县至公社信号的84.8%。德州的有线广播专用线架设是从1956年开始的,之后迅速发展,到1979年,全部实现了与电话线的分离。在有线广播的建设中,几度掀起全民大办广播的热潮,创造性地提出了“谁建设,谁投资,归谁说有,归谁使用管理维护的原则”,最高时候,全德州地区9426个生产大队,有9160个通了广播,通率达到97.3%;有农户1072941户,喇叭入户率达82.9%。

德州市广播站的用稿通知单(正面)


    德州的无线广播主要包括转播台、调频台和县里建立的调频台。德州转播台于1970年5月开始兴建,建台经费省里投21.08万元,地方投10万元,从原农科所、大东关生产队、邹李庄生产队划拨征用土地59.855亩。1972年8月26日,经中共德州地委批准,定名为德州转播台,主要转播省里的节目。覆盖面积1144平方公里。德州调频台于1984年正式使用,是中央广播事业局820调频广播南线的一个中继站,担负着中央广播电台第一套节目信号的传送任务。为改变部分县边远乡镇收转信号困难的问题,经省厅批准,1985年,先后有乐陵、平原、庆云三个县建立了调频台,发射功率均为50瓦。


    1986年12月30日,德州人民广播电台举行开播典礼,位置在先锋里30号,这是全省县级市第一个调频立体声广播电台。发射塔高48.6米,覆盖半径20公里,以录播和转播形式为主。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