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湖和假山是德州老百姓的俗称,正式的名字叫明月湖和叠翠山,是明月湖景区的主要组成部分。


    1958年,德州市里邀请天津南开大学师生对城市建设进行整体规划,其中的《文化休息公园》部分就是对新湖进行的第一次规划:西起解放路,东至湖滨路,南起东风路,北至东方红路。这个规划与今天明月湖景区范围几乎一致。1959年,德州市拆除南门,解放路畅通;扒除南城墙,新修建了东方红路,为新湖的开挖奠定了基础。这一年,德州市展览馆、招待所、市委市政府办公楼相继竣工,对新湖区域环境的治理也提上了日程。

德州城远眺-城墙上为雁塔这篇芦苇地就是目前的新湖公园。摄于1938年4月10日

 

    新湖位于原德州城外东南大洼处,由东、西、南三块湖面组成。1969年秋德州大旱,各级都提倡挖塘蓄水和打大机井,为调节市内蓄水能力,德州市下决心开挖新湖。虽然之前对这片洼地的治理没有停滞过,但面对这样一个大工程,各方面还是有点束手无措。几经研究,马颊河疏浚工程局,也就是目前的十三局进入视野,这支从福建迁来的水利队伍,不仅有先进的设备,更有过硬的技术力量和施工队伍。经过多次沟通,并由德州军分区尹特辉同志联系,1969年10月,马颊河疏浚工程局的挖泥船进入洼地,投入工作。

八十年代的新湖东南角

 

    首先动工的是世纪风标志以南的水面,解放前,这里曾是义地,有很多坟头。完工后水面南北长300米,东西宽450米,深3米,面积106600平方米,挖土总量为32万立方米。第二个开挖的是原德州市政府南边的水面,南北长260米,东西宽224米,深2米,面积37460平方米,总土方量7.5万立方米。第三个开挖的是园林处南边的水面,南北长280米,东西宽460米,深4米,面积100800平方米,总土方量10万立方米,在开挖这里的时候,还考虑了以后的景区建设,预留了湖心岛。


    1960年,在湖西北建设了龙凤亭、百鸽亭。1974年,在新湖的东南角,填湖修建了原德州地委机关。

1987年的新湖景区

 

    1980年,省市投资30万元,对新湖进行了第一期工程建设,砌筑1100米长的石护岸和知春台、莲步汀、船站和红鲤池。1981年投资33万元,先后购入游船30余只,砌筑叠翠山和药王亭。1982年市政府投资8万元,修建公园大门、围墙和花架。1984年,投资5万元进行了维护,种植了花木。1986年投资70万元,砌筑湖北岸石护坡、七曲桥;在湖东北角修筑仿古建筑梅园;沿东岸修筑梅荫亭、迎旭亭、寻月舫、平湖曲廊;1987年投资86万元,筑起三孔明月桥,修筑装饰了园内走廊及路径,环湖畔设立少女晨读、跳水运动员、白天鹅群和梅花鹿四座雕塑。1994年投资300万元拆除沿岸民宅,实施“东、南、西”三湖连体工程。1999年对湖底进行清淤,清除淤泥22.7万立方米。

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假山

   

    2009年9月,一座大气恢弘、古朴典雅的牌坊在新湖风景区的南口落成,新湖从此有了一个靓丽的名字——明月湖。“明月湖”巧借嫦娥奔月的传说,满足人们对美的心理需求,将明月湖、明月桥、奔月亭一体打造,更具特色。

九十年代的新湖东北角

 

    德州只有一座山,假山,三个湖面相接之处就是假山所在地。这里最早是药王庙,香火很旺盛,每年药王生日这天,就是德州最大庙会开始的时候。清朝末期,义和团和红灯照曾在这里聚集起义,共同抵抗清政府。药王庙西边50米左右的地方还有一座面积不大的白衣庵,两庙周围是一片低洼地,再往西100米左右,是日伪时期残留的21个窑厂的旧址,地势更低。1955年,在药王庙原址上建起玻璃厂。1957年玻璃厂搬家,这里又建成沥青厂,老百姓称它臭油厂。1968年沥青厂着大火,药王庙被烧毁了。

刻在峰顶的名称

 

    1981年,环绕当时玻璃厂遗留下来的烟囱,砌筑叠翠山。由德州市园林处张海潮设计,苏州古建队施工,山基1800平米,用石料3100立方,山顶起名义和峰,亭子叫药王亭。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