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34-2778800

通讯员qq群:144738782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当前位置:今日头条

德州首次公益放鱼 250万尾鱼投放岔河

2013-10-12 23:02: 作者:石少军 来源:大众网
为保护岔河、新湖等城市水系水质安全,增加自然水域生物多样性,建立良好城市水域生态系统,提高市民关爱水生动物、关注生态保护的热情,我市于10月12日—18日举办以“放鱼养水,水润州城”为主题的2013山东?德州生态放鱼周活动,10月12日上午在锦绣川公园木香码头举行启动仪式。省海洋与渔业厅巡视员王瑗、德州市副市长黄金忠、市财政局调研员李荣章、市城市执法管理局副局长沈希泉、市水产局局长周振廷、德城区区长邵清泽、副区长纪勇、区政协副主席刘英等参加了启动仪式。据悉,本次放鱼周活动将向岔河投放各类鱼种250万尾。

     

     

      大众网德州讯(记者 石少军 通讯员 赵媛)为保护岔河、新湖等城市水系水质安全,增加自然水域生物多样性,建立良好城市水域生态系统,提高市民关爱水生动物、关注生态保护的热情,我市于10月12日—18日举办以“放鱼养水,水润州城”为主题的2013山东?德州生态放鱼周活动,10月12日上午在锦绣川公园木香码头举行启动仪式。省海洋与渔业厅巡视员王瑗、德州市副市长黄金忠、市财政局调研员李荣章、市城市执法管理局副局长沈希泉、市水产局局长周振廷、德城区区长邵清泽、副区长纪勇、区政协副主席刘英等参加了启动仪式。据悉,本次放鱼周活动将向岔河投放各类鱼种250万尾。上午9:30,记者在现场看到,活动现场已聚集了几十名市民,很多都是全家总动员,一群孩子们则在周围玩耍嬉戏。

     

      上午10:30,启动仪式正式开始。到场领导们首先走到岔河边,拎起装着鱼苗的水桶,将一尾尾鱼苗倒入河中,鱼儿们似乎也感受到自由的快乐,不少都从水桶中直接跳到河水中。随后,市民们纷纷效仿,小朋友们则兴高采烈地观看着“鱼跃龙门”的“盛况”。11时左右,当日的放鱼活动宣告结束。

      省海洋与渔业厅巡视员王瑗指出,山东是海洋与渔业大省,全省开展增殖放流多年,投入资金近百亿元,受到渔民群众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德州市紧紧围绕发展现代渔业,开展城市水系渔业增殖放流活动,实施渔业进城,着力打造“鱼水和谐、生态文明”的新城市。采用“放鱼养水”的生态理念,全面修复水域生态环境和渔业资源,对于维护水域生态平衡和水生生物多样性、保障生态安全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德州市副市长黄金忠表示,近年来,德州市渔业发展取得长足进步。实施现代渔业园区建设工程,建成6处省级现代渔业园区,21处省、部级健康养殖示范场,五大优势主导产业,创建了多个优质品牌,并落实水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措施,确保全市人民吃上放心鱼。省海洋与渔业厅与德州市人民政府联合举办2013山东·德州生态放鱼周活动启动仪式,标志着德州首次公益性放鱼活动的开始,体现了德州人民对保护水域生态环境的责任和爱心,借全社会之力,行生态建设之举,必将为德州水域环境保护、渔业资源增殖带来深远的影响。

     

     

      据市水产局局长周振廷介绍,此次2013德州·生态放鱼周活动,主要放养鲢、鳙鱼、草鱼等滤食性、草食性鱼类,增殖放流前进行病害和药残检测,要求体质健壮、无病无伤、抗病力强、生长速度快、饲料转化率高、个体差异小,伤残率和死亡率低于5%的苗种,共放养各类鱼种250万尾,其中10cm规格的鲢鳙鱼150万尾、10cm规格的草鱼50万尾、5cm规格的鲤鱼50万尾。

      周振廷说,通过放流以摄食浮游生物为食物的滤食性鱼类,如鲢鱼、鳙鱼等,可有效解决水域富营养化给水质造成的影响。浮游生物通过消耗水中的氮、磷等营养盐类为营养繁殖、生长,鲢鱼、鳙鱼又以摄食浮游生物为饵料生物,最终将氮、磷等营养盐类转化为鱼类从水体带出。科学证明,每生产1公斤鲢鳙鱼,可从水中带出29.04克氮、1.46克磷、118.6克碳。以岔河为例,作为我市重要的景观水体,通过实施大规模滤食性鱼类增殖放流,预计每年可从岔河中转移出50多吨氮、磷、碳。

      

      

      

    (初审编辑:张洁   责任编辑:白雪)


相关阅读: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问政德州

网友爆料

记者调查

重磅专题

关于我们 - 报业集团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业务拓展 - 人才招聘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13   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Email:webmaster@dzwww.com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音像制品出版许可证
鲁ICP备09023866号 新出网证(鲁)字02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